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2023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發出打好“三北”工程攻堅戰的總動員令,提出把“三北”工程建設成為功能完備、牢不可破的北疆綠色長城、生態安全屏障。兩年來,“三北”各省份以防沙治沙為主攻方向,加快筑牢北方生態安全屏障。目前,已完成建設任務超1億畝。
今年春季以來,“三北”工程攻堅戰三大標志性戰役加快推進。
在東部,科爾沁、渾善達克兩大沙地殲滅戰加速殲滅流動沙地,已完成建設任務超1422萬畝。
在中部,黃河“幾字彎”攻堅戰聚焦沙患、水患等生態問題,累計完成建設任務4776萬畝,有效減少匯入黃河的泥沙量。
在西部,河西走廊—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阻擊戰以沙漠外圍鎖邊林草帶為基礎,進一步筑牢生態防線,騰格里沙漠邊緣后退25公里。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我國北方生態安全屏障建設,多次到“三北”工程區實地考察。他指出,三北地區生態非常脆弱,防沙治沙是一個長期的歷史任務,我們必須持續抓好這項工作,對得起我們的祖先和后代。在2023年6月召開的加強荒漠化綜合防治和推進“三北”等重點生態工程建設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力爭用10年左右時間,打一場“三北”工程攻堅戰,把“三北”工程建設成為功能完備、牢不可破的北疆綠色長城、生態安全屏障。
“三北”工程覆蓋我國陸域國土面積的46.7%,圍繞著打什么、在哪打、怎么打,科學布局安排了68個重點項目區,實行掛圖作戰,各部門各地區因地制宜、分類施策,正積極探索工程建設新模式。在內蒙古錫林郭勒,當地依托“以路治沙”項目,今年將新建農村牧區公路600多公里,通過道路網格化分割沙地,阻斷流沙。在新疆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一條寬1公里以上、長約800公里的阻沙“光伏長廊”正在建設。
如今,治沙觀念迎來全新變革,重點區域打破行政區劃界限,大力推進聯防聯治新機制。在毛烏素沙地,甘肅、陜西、寧夏和內蒙古四省區聯手,加快建設毛烏素跨界鎖邊林草防護體系,省際交界處曾經“三不管”地帶的裸露沙地將得到徹底治理。
如今,運輸苗木的無人機、沙障鋪設機、固沙機等多種機械越來越多地運用于“三北”工程攻堅戰區域,科技的力量不斷助力提升治沙效能。
荒山披錦繡,沙漠變綠洲。目前,東部殲滅戰片區“綠進沙退”態勢明顯加快,中部攻堅戰片區聯防聯治格局基本形成,西部阻擊戰片區環塔鎖邊綠色防護帶初步建成。在遼闊的祖國北疆,萬里綠色屏障構筑得更加牢固,創造著新時代中國防沙治沙新奇跡。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