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永不止步
——走進百川軌道交通智能裝備產業化項目
記者 郝燕
伴隨中國軌道交通事業的蓬勃發展,作為鐵路機車專用裝備制造的領跑者——百川集團,正在為數以百計的高鐵、城軌、機務等客戶提供最專業的技術解決方案和服務。
唐山百川智能機器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89年,是目前全國規模最大的軌道交通檢修試驗設備制造企業,相關產品國內市場占有率達到78%以上。日前,記者走進百川智能軌道交通智能裝備產業化項目,感受百川智能制造滿滿的“科技范兒”。
■科技賦能:打造智慧化軌道交通裝備產業基地
走進園區,科技感、現代化的項目主體映入眼簾。“用15000平方米屋頂建設光伏發電項目,裝機容量2.5兆瓦,年均發電250萬度,可實現電力自給自足,年可節約標準煤880噸,減排二氧化碳2320噸,2024年實現全年發電量294萬度。該項目將太陽能發電系統與廠房屋頂建筑結構相融合,打造綠色生態的碳中和智慧園區。”唐山百川創新科技服務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趙輝指著項目屋頂向記者介紹。

圖為技術人員正在調試智能車底吹掃機器人。記者 閆軍 攝
走進生產車間,在自主研發、全國首創的智能飛行列檢工作站的機廂內,一臺無人機引起記者注意。“您看到的這臺無人機并不是普通的航拍無人機,而是一臺會飛的智能列檢機器人。”趙輝語氣中帶著自豪。工作人員熟練地在操作面板上輸入程序指令,智能列檢機器人開始起飛,進行巡檢任務。“它有非常敏銳的‘眼睛’,因為搭載了視覺傳感器,可以對車頂、車底、車內、車側等位置進行360度掃描。像車輛部件變形、緊固件松動、異物入侵等車體異常情況可以精準識別,體檢報告實時生成,列車健康狀況一目了然。原來4個人爬車頂、鉆車底、耗時四五十分鐘才能完成的巡檢任務,現在一臺機器人20分鐘就能輕松搞定,大大提高了列車巡檢效率,真正以智能科技賦能軌道交通的車輛安全。”趙輝詳細介紹。
像這樣的“全國首創”,在這里不止一個。在車底智能吹掃工作站,電氣工程師孫昱銘正訓練機器人示教動作。“這臺是我們全國首創的車底智能吹掃機器人,采用6軸協作式機械臂,并創新設計‘兩級升降+橫向平移’機構,開發仿生運動算法,使機械臂末端噴嘴能自適應復雜曲面,實現無死角吹掃。該產品已在多座地鐵樞紐城市發揮作用,人力成本降低90%,吹掃效率大幅提升。”趙輝說。
記者了解到,百川立足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依托百川工業設計研究院200余名研發人員,自主研發了人工智能車底吹掃機器人、車頂檢修機器人、飛行列檢機器人等新產品156項,填補國內空白234項,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產品先后應用于北京、上海、廣州、新加坡等40多個國內外重要城市。今年1月,2024中國城市軌道交通中標企業風云榜公布,百川智能榮獲段場設備類別第一名;4月,百川榮獲2024年度河北省科學技術獎企業技術創新獎、全國工業和信息化系統“先進集體”。
■全球拓展:從“一帶一路”到高端市場的突破
在出口新加坡的產品之一——移動式架車機前,電子車間工作人員陳靖宇正在安裝接近開關。趙輝如數家珍地告訴記者:“移動式架車機是一種用于列車維修等領域的設備,最大負載達到140噸,主要用于對單節車輛或整列編組的車輛實施同步升降和架托作業,以便轉向架更換、底部檢修等。在高速鐵路領域,它使得動車組無需解編即可進行相關維修作業,節省了時間和成本,提高了列車利用率。該產品推向市場以來,深受用戶的認可,目前新產品仍在智能化迭代升級中。”
在共建“一帶一路”倡議下,百川集團產品成功出口到新加坡、法國、澳大利亞、加拿大、沙特阿拉伯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目前,百川已成為新加坡LTA工藝設備的主供應商之一。
2024年5月,公司收到中國交建馬來西亞東海岸鐵路項目總經理部的中標通知書,累計合同金額2.27億元,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馬來西亞東海岸鐵路項目機輛段檢修設備供應及安裝服務領域里,近年來累計中標金額最大的一項工程。
■創新生態:研發體系與產業能級全面躍升
記者了解到,百川智能軌道交通智能裝備產業化項目總投資3.18億元,占地71畝,總建筑面積3.48萬平方米,主要建設儀表器械裝配車間、科研實驗室、配套附屬用房及輔助設施,購置生產、試驗、倉儲等硬件設備56臺(套)。
這里各種設備齊全,擁有精密的全自動加工中心、智能激光切割機、機器人焊接工作站、金屬3D打印機等,滿足生產需求;建設行業內綜合加工能力最強、門類最全的加工車間,加工非金屬類的數控水切割機精度達到0.10mm,專用的4軸數控激光龍門切割機床精度達到0.10mm,可以對各類金屬材料進行批量化的數控切割;焊接工藝優良,保證了產品一致性的同時,焊接質量高于國家標準與行業水平。
公司擁有專利77項、軟著134項,建有省級企業技術中心、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省級工業設計中心、省級企業研發中心。公司自主研發的液浸掃描(增強)型超聲波車輪在線深度探傷系統、地坑式架車機、機車檢修各種檢修流水線等產品,綜合技術性能已達國際先進水平,為我國機車安全運行奠定了基礎及保障,引領了我國軌道交通檢修行業發展。該項目實施后將提高我國軌道交通智能裝備研發、生產及服務水平,滿足我國軌道交通行業發展需要。
公司作為起草方參與制定了“內燃機車柴油機噴油泵試驗臺”“機車制動機試驗臺”等7項國家鐵道行業標準,產品已成功覆蓋了國內主要軌道交通領域(包括國鐵集團下屬18個鐵路局),掌握了涉及軌道交通機車車輛檢修、檢測、安全管控等方向共12項核心技術,是全國規模最大、研發能力最強的鐵路專用裝備制造企業。
項目建成后,預計年產軌道交通特種車輛、智能吹掃列檢設備、智能工具等產品620臺(套),年產值8.5億元,利潤17000萬元、稅收9000萬元,可解決200人就業。
未來,百川集團將不斷轉型,向著多元化發展的方向大跨步邁進。
編輯:李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