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周末,在冬奧小鎮河北張家口崇禮,一場名為“崇禮168”的越野跑賽事火熱上演,在這樣一場國內最大規模的越野跑比賽中,超過1萬名參賽選手奔跑在由眾多北京冬奧會場館串聯起來的山間賽道,享受自然和運動融合的獨特魅力。
01:56
在2025年崇禮168超級越野賽為期三天的賽事時間里,以“出發場館”+“里程”組合方式命名的共7個組別,先后在冬奧慶典廣場、國家跳臺滑雪中心雪如意、云頂滑雪公園等北京冬奧會場館鳴槍開跑。11000余名選手奔跑在一座座滑雪場串聯起的山間賽道,其中最長168公里組別的完賽關門時間達到了48小時。
創立于2017年的崇禮168超級越野賽,經過9年的成長,現已成為亞洲規模最大、影響力最強的群眾越野跑賽事之一。賽事的設計不僅注重在地文化、地形地貌的展現,更重要的是將多樣的北京冬奧會元素融合其中,成為冬奧遺產再利用的生動實踐。
崇禮168超級越野賽賽事總監 章超慧:它之所以能夠吸引這么龐大的群體來參與,真是得益于冬奧,得益于冬奧為我們提供了這么便捷的交通,這么多的配套,所有這一切都是賦能這個比賽,今天能做這么大規模最主要的原因。
伴隨著暑期的到來,以及熱點賽事的賦能,河北崇禮的夏季運營也逐步邁入高峰。此次比賽,吸引了全球22個國家和地區的超過11000名選手來到崇禮參賽,其中國際選手近300名,外地選手占比高達93.5%。數據顯示,賽事期間全區共接待游客17.04萬人次,同比增長77%;旅游總花費1.68億元,同比增長93%。
拓展運動賽道 打造高質量戶外運動目的地
這個夏天,在冬奧小鎮崇禮,不僅僅有像崇禮168這樣的頂級頭部賽事,依托完備的冬奧場館和相關配套,以山地戶外運動為主題的各項賽事活動也不間斷地上演。在作為知名的冰雪運動目的地的同時,崇禮正向“四季全域運動目的地”加速轉變。
01:42
山地車速降作為崇禮大型冰雪場地設施夏季運營的初始嘗試,當地多家滑雪場只需將纜車進行簡單升級,就可以無縫切換到山地車運營模式。
得益于平均1200米海拔的地形優勢,崇禮地區80%為山地,夏季溫度一般不超過30℃。無論是登山徒步、戶外露營等休閑活動,還是攀巖、滑板、小輪車等極限運動都非常適宜開展。
依托舉辦了北京冬奧會的獨特優勢,崇禮當地厚植冬奧遺產,深度挖掘自身辦賽優勢,不斷拓展冬奧遺產再利用的多樣性。本月初,第五屆京張全季體育旅游嘉年華全面啟動,在夏秋兩季的五個月時間里,通過135場系列賽事活動串聯北京張家口兩地,融合體育賽事、文化旅游、商貿服務等多種業態,助力賽事經濟發展、打造文體消費新場景。
河北張家口市崇禮區文化廣電旅游和體育局副局長 韓曉玉:從冬季滑雪到夏季的徒步、露營、越野跑,崇禮正以賽事為紐帶,構建“春賞花、夏避暑、秋觀景、冬滑雪”的全季旅游業態,打造“四季全域的運動目的地”。
盤活冰雪運動資源 實現冬季到四季的轉變
通過北京冬奧會的籌辦和舉辦,我國冰雪運動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冰雪運動場地設施也快速補齊短板。通過不斷嘗試和謀劃,在崇禮已基本實現了冰雪運動資源從冬季到四季的轉變。
02:08
位于河北張家口市崇禮區的太舞滑雪小鎮,今年進入暑期以來,每天都是人頭攢動。作為最早探索夏季運營的崇禮大型滑雪場之一,這里依托自身偏休閑度假的定位,2024年夏季接待游客已超150萬人次,逐步擺脫了“一季養三季”的做法。
而在舉辦了多項冬奧賽事的云頂滑雪公園,因其自身擁有豐富的體育賽事運營經驗,夏季的運營則更多依托舉辦豐富的賽事展開。山地跑世界杯、高校腰旗橄欖球賽、斯巴達世錦賽等。僅這個夏天,平均每個周末云頂滑雪公園舉辦的高水平體育賽事都在兩場以上。
云頂滑雪公園山地運營總經理 王世同:奧運會的更重要的遺產是人才的隊伍,其實這也是為我們后續可持續發展,包括賽后利用,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條件,所以我們也是經過幾年的打造,夏天也成為一個以賽事為主的非常重要的運營期。
據介紹,早在2017年北京冬奧會籌備的初期開始,崇禮就已經參照歐美國家全季全域戶外運動目的地方式,探索和發掘后奧運經濟的發展模式,大力發展賽事、會展、研學、旅游、康養等多種經濟樣態。目前崇禮已經建成九家大型滑雪場,在每年3月底冰雪季結束后,從5月份開始,就將逐步切換到夏季運營模式。
國家體育總局登山運動管理中心戶外部副主任史蕓:對于崇禮來說,我覺得尤為重要的是,作為雪場以外,夏季的再度利用,是一個非常有益的補充,對當地的經濟是有很好的促進和拉動作用。而且,戶外人群總體來說其實是一個消費相對比較高的人群。它從衣食住行到裝備到訓練,它可能是一些其他項目沒有辦法比擬的。
數據顯示,2024年崇禮夏季接待游客達到了430萬人次,游客數量首次夏季超越了冬季。因北京冬奧會而興的大型冰雪場地設施,如今不僅僅是在冬季煥發光彩,更成功轉化為“四季動能”,展現出戶外運動賦能文旅消費的強大驅動力。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