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17
在河北遠東通信系統工程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加緊生產自主研發的高端時頻器材。
炎炎夏日,奮斗正酣。
二季度是全年經濟發展承上啟下的關鍵節點,也是奪取“全年勝”目標的攻堅階段。連日來,記者走進全市多家新一代電子信息骨干企業,看到的都是一派繁忙景象,它們以科技創新為引領,以優質產品為支撐,全力以赴提效能,鉚足干勁促發展,或爭分奪秒忙生產、趕訂單,或多措并舉拓市場、擴產能,勾勒出一幅幅“錨定目標加油干,全力沖刺‘雙過半’”的動人畫卷。
■重創新
將技術優勢轉化為品牌優勢
快速溫度變化試驗箱、熱真空試驗設備、恒定加速離心機……走進位于鹿泉經開區的河北北芯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一排排整齊的儀器設備依次排開,“全副武裝”的工作人員穿梭其中,忙而有序。
作為半導體檢測領域的“創新先鋒”,河北北芯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堅持創新驅動,持續升級自動化檢測技術,當前公司主流的電子產品測試均已實現測試數據的自動采集和結果的智能判定,檢測效率同比提升三成多。
“今年以來,我們持續加大科技研發投入,強化檢測技術,分別對石家莊總部、綿陽分中心和蘇州分中心進行了有針對性的升級改造,進一步提升了為客戶提供一站式解決方案的能力。”企業有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已實現“雙過半”任務目標,整體進度超預期完成。
和河北北芯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一樣,在石家莊,越來越多的新一代電子信息企業正在以創新為“鑰”,開啟高質量發展之“門”。
走進遠東通信的產品測試區,只見一批批數字集群設備正在進行出廠前的最后測試。經過嚴格的校準、拷機,測試完成后,它們將發往一個個項目現場,在公共安全與城市軌道交通領域構筑起安全穩定的“通信長城”。
“近年來,公司在專網通信領域的技術積累為快速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今年我們將持續地創新突破,努力將技術優勢轉化為品牌優勢,全力沖刺‘雙過半’任務目標,為新一代電子信息產業的發展增添新動能。”企業有關負責人說。
■延鏈條
以硬核舉措降本增效
每周都有新訂單、加班加點忙生產,在位于石家莊高新區的人天通信集團有限公司,忙,已經成為大家的工作日常。
“我們手上的訂單比較多,已經排到了今年9月份,工人們每天都在加班加點忙生產,確保保質保量完成既定任務。”人天通信集團董事長肖飛開心地告訴記者,就在前幾天又接到了甘肅某企業數百萬元的美化天線外罩訂單,企業“雙過半”目標也已順利完成。
作為一家以生產通信天線為核心產品的國家級專精特新重點“小巨人”企業,如何才能更好地提升品質、降低成本?人天通信集團選擇深耕主賽道,全力打造自主可控的產業鏈,最終實現自研、自供、自產。
“今年,又有十多家產業上下游企業加入產業鏈,產品從研發到投產的時間不斷縮短,市場競爭力持續增強。”肖飛介紹,目前一條包括開磨具、注塑件、玻璃鋼、人工智能電表等100多家大中小型企業在內的通信產業鏈已經形成,行業生態日益改善。
此外,企業還會根據客戶需求,積極溝通、對接,不斷修正技術方案,讓產品更優質、服務更出色,真正把客戶需求產品化。
不僅如此,為了滿足不斷增長的訂單需求,擴產能已成為當務之急。“我們打算進一步擴大生產基地,分別在石家莊和邯鄲新建6萬多平方米的多層廠房、19萬平方米的生產廠房。”肖飛介紹。
■優服務
協同發力為企業“助攻”
“沒想到通過用電繳費的信用,銀行這么快就把貸款資金批下來了,幫助我們解決了資金周轉困難,這真是‘真金白銀’支持民營企業發展。”得知順利申請到900萬元資金后,晉州市成光電源有限公司負責人王潔琦,向該市供電公司的工作人員誠摯道謝。
日前,市發改委、市供電公司聯合發布電力服務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八項措施,以“辦電更快”“服務更好”“用電更優”為目標,圍繞提升辦電效率、加強電網建設、降低用電成本、保障可靠供電、優化供電服務等方面推出具體舉措,精心打造供電服務強勁“組合拳”,為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營造良好發展環境。
這也是全市各級各部門不斷優化服務,積極幫扶企業高質量發展的一個生動縮影。
新一代電子信息產業是我市全力打造的五大千億級產業之一。進入二季度以來,全市上下錨定時間和任務“雙過半”目標,通過強化運行調度、抓實企業主體培育、優化助企服務等舉措,加強分析研判,用心用情用力助企紓困解難,奮力沖刺上半年經濟發展目標。
市發改、統計、科技等其他市直部門也結合各自工作職能,進一步錘煉硬作風和真本領,主動擔當作為,不斷細化工作舉措,加強對項目建設、招商引資、助企紓困等領域存在問題的研究解決,助力全市新一代電子信息骨干企業不斷提質增效,奮力跑贏“上半場”。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