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顆地球物理場探測業務衛星成功發射
首例侵入式腦機接口臨床試驗成功開展
首座跨越黃河的鐵路鋼桁拱橋成功封頂
商用堆生產釔-90技術成功實現突破
上周末
被這些新突破“硬控”了!
我國首顆地球物理場探測業務衛星
“張衡一號”02星成功發射
上周六
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
用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
成功將電磁監測衛星“張衡一號”02星
發射升空
00:14
這是我國在地球物理場空間觀測領域
探測能力建設的又一重大成果
進一步提升我國對重大自然災害的
“天-空-地”立體監測能力
“張衡一號”02星
是國家民用空間基礎設施中長期發展規劃中
首顆地球物理場探測業務衛星
攜帶包括電場探測儀等在內
9種科學探測設備
主要用于對
全球電磁場、電磁波、電離層、中性大氣層等
地球物理場范疇的相關參數
開展準實時監測
我國成功開展
首例侵入式腦機接口臨床試驗
近日
中國科學院腦科學與智能技術卓越創新中心
聯合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
與相關企業合作
成功開展了
我國首例侵入式腦機接口的前瞻性臨床試驗
該成果標志著
我國在侵入式腦機接口技術上
成為全球第二個進入臨床試驗階段的國家
未來這一系統將有望為
脊髓損傷、截肢等患者群體
通過運動功能替代技術實現生存質量改善
我國首座跨黃河鐵路鋼桁拱橋
進入主橋合龍沖刺階段
上周六
我國首座跨越黃河的鐵路鋼桁拱橋
青海尖扎黃河特大橋
吊索塔架實現封頂
正式進入主橋合龍沖刺階段
尖扎黃河特大橋于2023年開始施工
此次封頂的吊索塔架
單座重達1800噸
邊跨最大索力1161噸
相當于一個巨大的鋼鐵杠桿
為主橋合龍提供承重和拉力
該大橋預計將于今年8月實現合龍
“釔”舉突破
我國成功實現商用堆生產釔-90
上周日
經秦山核電“和福一號”輻照過后的
釔-90玻璃微球
順利出堆并通過相關檢測
標志著我國成功掌握
商用堆生產釔-90技術
可實現批量化生產
同時
秦山核電基地中的商用重水堆核電站
對生產釔-90也有著獨有的優勢
釔-90玻璃微球是一種
釋放β射線的放射性同位素藥物
通過血管介入手段
將載有釔-90的微球輸送到肝臟動脈
可對肝部腫瘤病灶進行精確治療
一次次新突破刷新中國速度
詮釋中國智慧
期待未來更多驚喜!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