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提示
為了生產一枚小小的釘子,產業鏈上27家企業搬進一個園區,通過平臺和資源共享,實現產品銷售比同行溢價10%,制釘產業集群實現跨越發展。
這是邢臺市任澤區共享工廠帶來的改變。
原本單打獨斗的制釘企業如何走向抱團發展?在共享工廠,資源如何實現高效整合和優化配置?是什么推動產品競爭力大幅提升?
在任澤區,記者探訪了一枚釘子通過共享制造走出的降本增效之路。
7月7日,邢臺市任澤區龍泉劍集團—厚力五金產業園的制釘車間內,全自動電窯對粗拔后的鋼絲進行退火處理。河北日報記者 趙永輝攝
廠房共享
產業鏈8個環節全覆蓋
7月4日,邢臺市任澤區龍泉劍集團—厚力五金產業園(以下簡稱“厚力園區”),制釘生產線上機器轟鳴。手指粗細的原材料盤條,經過拔絲、退火、制釘、熱處理等多個環節,變成一斗斗待包裝的成品釘。
記者參觀完生產流程,起初并沒有看出這里與傳統工廠有什么不同,直到最后留意到盛放釘子的周轉斗。
在這些容量約1.7噸的周轉斗上,印著“功熙”“摩圖”“亞東”等字樣,這是當地制釘企業的名字。不同周轉斗里的釘子,是相應企業的產品。
厚力園區,不獨屬于任何一家企業,這里是一個匯聚了27家金屬制品企業的共享工廠。
厚力園區占地面積110畝。廠房由鏈主企業河北龍泉劍釘業集團(以下簡稱“龍泉劍集團”)投資建設,包括生產車間、磷化車間、倉儲庫房等約6.6萬平方米,入駐企業租用廠房,自購設備。共享工廠2021年投產,生產的主要產品是干壁釘。
制釘產業,屬于任澤區智能設備及零部件產業集群。全區制釘企業約140家,主要聚集在邢家灣鎮。走在鎮上,“制釘廠”“金屬制品廠”的招牌一家接一家。
“任澤區制釘產業集群規模大,但絕大多數是小微企業,品牌知名度低,產業一直面臨小散低的發展瓶頸。”任澤區科技和工業信息化局副局長張占強說。
在任澤區,很多制釘企業由于資金有限,只能長期從事生產環節上某一道工序,而其他工序,需要把半成品釘子外運到其他企業完成。這樣一來,運輸費用就成了制釘企業一筆不小的開銷。
邢臺市任澤區功熙金屬制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功熙公司”)在搬入厚力園區前,是一家專門從事制釘工序的企業。企業生產一直飽受“轉運”之苦。
“從生產成品絲的企業購進原料,運費每噸10元;生產好的釘子拉到熱處理企業,每噸又要10元;從熱處理企業拉到邯鄲永年進行磷化處理,每噸再加20元。”該公司董事長宋云飛掰著手指算,僅周轉于各企業之間的運費,就讓每噸釘子成本增加了40元。
40元還只是一個平均值,一些企業的周轉運費甚至達到每噸80元。
2021年,功熙公司搬進了厚力園區共享工廠,這筆運費一下就省下來了。
現在,功熙公司上游的成品絲生產企業,和自家的制釘生產線在同一個生產車間。下游的熱處理車間和磷化車間,距離生產車間也只有幾十米。
“叉車代替了過去的掛斗運輸車,成為主要轉運車。相比之下,叉車運輸成本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宋云飛說。
運費降低的同時,產品的交付周期也縮短了。
過去,很多制釘企業不敢接急單,因為產業上下游合作客戶離得遠,生產過程、轉運過程的時間很難精準把控。現在,接單只需要考慮產能,產能跟得上,企業接急單也沒了后顧之憂。
目前,厚力園區共享工廠入駐企業27家,實現了原材料盤條供應、拔絲、退火、精拔、制釘、熱處理、表面處理、包裝8個環節的全產業鏈覆蓋。這也是邢臺市唯一一家可實現干壁釘生產“一條龍”服務的工廠。
7月7日,邢臺市任澤區龍泉劍集團—厚力五金產業園研發中心,工作人員正在對干壁釘性能進行檢測。河北日報記者 趙永輝攝
設備共享
整合訂單柔性生產
7月4日,在厚力園區生產車間,150組共享干壁釘生產設備正在生產。設備一點點把成品絲“吞”進去,完成打頭、搓絲處理后,再“吐”出干壁釘生釘。
“過去,企業不敢接超出產能的大訂單。現在,在共享工廠,來了大訂單,多家企業可以共同生產,柔性匹配產能。”厚力園區行政總監鐔玉龍說。
企業入駐厚力園區以來,依靠共享模式,設備利用率提升,人工成本下降,競爭力增強。
邢臺市任澤區鑫漢達金屬制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鑫漢達公司”)是厚力園區3家干壁釘制釘企業之一。入駐園區以來,鑫漢達公司每年銷售額平均增長15%以上,2023年,這家小型制釘企業發展壯大為規上企業。
制釘環節得到的干壁釘半成品,要經過熱處理工序,增加釘子的硬度、韌性和扭力。厚力園區先進的熱處理設備——托輥電爐,是企業共享的關鍵設備之一。
在熱處理車間,65米長的托輥電爐像一條長龍,從廠房一頭延伸到另一頭。它由功熙公司投資300多萬元采購,一天能處理30噸釘子。
其實,在入駐園區之前,宋云飛就打算買一套熱處理設備,但他之前的工廠空間有限,放不下。更重要的是,他擔心電爐“吃不飽”,設備利用率低。
“電爐啟動一次要一萬度電,但一直處在高溫工作狀態反而耗電量低,所以即便沒有釘子要熱處理,設備也不能斷電。”宋云飛說。
熱處理設備買得起卻可能養不起,是很多當地企業不敢輕易投資的原因。但在厚力園區,有園區內企業的訂單支撐,電爐投用至今,一直處在滿負荷運轉狀態。加之設備技術先進,處理后的干壁釘性能好,客戶加工費也給得高。
“干壁釘熟釘的國標硬度是550度。經過這臺設備熱處理后,釘子硬度遠超國標,能達到650度至700度,可以打穿1毫米厚的鋼板。”宋云飛說。
目前,厚力園區一共有3家企業提供釘子的熱處理服務,今年年底前還將有1家新企業入駐,設備已經進入安裝階段。屆時,4家企業總的熱處理能力,將達到每天200噸釘子。
經過電爐處理后的干壁釘,還要通過磷化工藝進行表面處理,加一層防潮防銹“保護膜”,增加表面潤滑度。
在厚力園區磷化車間,4米高的全自動U型生產線正在工作。這套磷化設備由邢臺市任澤區厚智金屬制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厚智公司”)與南方的設備廠家共同研發。
“磷化過程會對釘子有一定損耗。這套設備工藝先進,相比于老工藝,每噸干壁釘處理過程中能少損耗約10公斤,每公斤釘子成本大約7元,這一項就可以為客戶節省70元。”厚智公司總經理韓霞抓起一把黑得發亮、螺牙鋒利的成品干壁釘說。
磷化,是干壁釘加工工序中重要的一環,它建設成本高,一次性投入要數百萬元。過去,任澤區沒有磷化工藝,釘子只能運到邯鄲永年等地處理,交付周期最少要2天以上。
“一車干壁釘,我們現在承諾給客戶的交付周期是24小時以內,幫助客戶快速響應市場,減少庫存成本。”韓霞說,除了省出運輸時間,這套設備本身生產效率高,它不像老工藝一樣依賴人工,是全自動運行,從進料到出料僅需4小時。
厚智公司的磷化設備損耗低、加工快,現在不僅服務厚力園區內的企業,還承接周邊20多家企業的訂單。
7月7日,邢臺市任澤區龍泉劍集團—厚力五金產業園車間內,工人在制釘生產線巡檢。河北日報記者 趙永輝攝
檢測共享
產品銷售比同行溢價10%
厚力園區的研發中心,設在距離園區2公里的龍泉劍集團。
7月4日,一批從厚力園區運來的干壁釘,正在這里進行鹽霧試驗。
“鹽霧試驗是模擬最易讓干壁釘生銹的惡劣環境,檢測釘子多久會生銹。”鐔玉龍說。
五金釘類產品鹽霧試驗國家標準不低于36小時。厚力園區企業生產的干壁釘,在48小時以上,部分特殊產品達到96小時。
除了鹽霧檢測試驗機,研發中心還有釘子攻速、硬度、扭力、表面損傷等從原材料盤條到成品釘的各類檢測設備十幾臺。目前,這個研發中心是邢臺市釘類產品檢測設備最完備的一家,而且為厚力園區企業提供免費檢測服務。
“這些設備采購下來要二三十萬元,一般企業不會全部購買。我們過去都是把釘子送到外地檢測,檢測按個收費,數據結果出來要十幾天。”鑫漢達公司總經理馬曉玲說,現在在家門口就能檢測,還不花錢,客戶如果對釘子性能有疑慮,企業可以隨時把釘子送去研發中心,拿著檢測數據和客戶談。
厚力園區的研發中心,還是一個診斷釘子疑難雜癥的“診所”。
幾年前,功熙公司的干壁釘生產線剛投產時,宋云飛就遇到一個難題:生產線生產的同一批釘子,抽查檢測發現攻速相差很大。有的攻速特別快,用釘槍打釘只需0.5秒;有的卻特別慢,要5秒鐘以上。
“工人使用干壁釘的實際場景,很多都是舉著釘槍高空作業,比如天花板吊頂安裝,釘釘子節奏很快。如果釘子攻速差別很大,用戶根本沒有耐心等,用不了幾次,就會淘汰這家的產品。”宋云飛說。
這批“問題”釘子很快被送到了研發中心,一項項“體檢”做下來,工作人員在高倍顯微鏡下發現了“病癥”——攻速不同的釘子,尖部的開角度數有大有小。由此推斷,是制釘機的模具存在問題。
“這個問題肉眼根本看不出來,多虧有檢測儀器,而且研發中心的工作人員專業能力很強,我自己拿到數據也看不出來。”宋云飛說。
干壁釘,是緊固件產品中最重要的大類之一,廣泛應用于建筑行業。近些年,干壁釘市場規模縮減、競爭加劇,釘子品質在競爭中的重要性越發凸顯。
龍泉劍集團是厚力園區的鏈主企業,也是園區干壁釘產品最大的采購商,每年為園區企業代售干壁釘5000余噸。
作為釘類產品河北省制造業單項冠軍,龍泉劍集團通過輸出標準,把厚力園區的干壁釘產品質量帶到新高度。
“從干壁釘原材料到成品釘,有數十項質量檢測標準,我們給園區企業確定的標準,均高于國家標準。”鐔玉龍說。
在龍泉劍品牌效應的帶動下,厚力園區干壁釘產品合格率由最初的96.7%提升至99.6%,產品一部分出口,一部分進入國內中高端市場。
“因為我們園區生產的干壁釘質量更高、交付周期更短,在市場競爭中,能比同行溢價10%以上銷售。”宋云飛說,自從入駐厚力園區,他到外地跑客戶的次數越來越少,很多訂單都是客戶主動找上門來的。(河北日報記者 李冬云)
相關
原料集采,用共享把價格降下來
7月4日,邢臺市任澤區龍泉劍集團—厚力五金產業園(以下簡稱“厚力園區”)的倉儲庫房旁,工人們正在卸貨,一卷卷盤條被叉車轉運到庫房。
這些盤條來自辛集的奧森鋼鐵,是生產干壁釘的原材料,全部由園區統一采購。
“我們搭建了一個原料集采共享平臺,將園區內各家企業的原材料需求整合打包,確定統一采購標準,之后以園區作為采購主體,篩選確定上游供貨商。”厚力園區行政主管范凱迎說。
原料集采共享,是任澤區推動中小制釘企業抱團、破解生產成本攀升難題的舉措之一。
2024年,厚力園區通過集采平臺,從上游鋼廠訂購了約4萬噸鋼材。因為需求量大,厚力園區可以和鋼鐵企業談下來一個優惠的“批發價”。
“園區作為統一采購主體集采,比企業通過其他渠道單獨采購,一噸能便宜四五十元。”范凱迎說。
邢臺市任澤區功熙金屬制品有限公司是一家入駐園區的制釘企業,一年的鋼材需求量約五六千噸。
“價格一噸就能降下來四五十元,這個議價能力我們自己可沒有,而且我們采購量少,鋼廠根本不和我們談。”該公司董事長宋云飛說,企業在入駐厚力園區之前,都只能找中間商買鋼材。
按照厚力園區與鋼廠簽訂的原材料年供貨合同,園區企業日常生產可以根據需求分批下單,也就是以“批發價”零買。
鋼材進貨價格,是影響干壁釘利潤的重要因素。然而,鋼材價格隨市場波動性大,及時掌握上游市場信息,就變得至關重要。
“園區和上游鋼廠隨時溝通信息,能預估價格走勢,抓住原材料低價區間買入。”范凱迎說,相比之下,園區內各家企業的信息往往滯后,有時候原材料買貴了,生產反而賠錢。原料集采,很大程度上幫助企業規避了這樣的市場風險。
同時,厚力園區會和鋼鐵企業提出原材料標準,讓鋼廠生產更適合制造干壁釘的鋼材。
集體議價、集體采購、集中倉儲,降低了企業采購成本,緩解了企業庫存壓力,讓厚力園區的干壁釘生產降本提質增效。
文/河北日報記者 李冬云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