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日報客戶端訊(記者陳寶云)7月14日,圍場滴水湖光伏電站上空,一架無人機精準掃過36萬塊光伏板,捕捉著每一塊組件的溫度變化與細微損傷;平泉海棠河風電場主控室內,50臺虛擬風機在屏幕上躍動,AI僅用15秒就“馴服”了偏離風向的機組;隆化蟬鳴山儲能電站,形如蜂群的電池組串自主調配充放電,每年可多儲900萬度綠電——當光伏板擁有感知能力、風機學會自主追風、儲能系統變得智慧,承德正以智能化為主線,賦能清潔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
承德清潔能源產業的智能化轉型,始于裝備制造的“脫胎換骨”。通過精準引進頭部企業與高端項目,風機主機、全釩液流儲能電池、制氫裝備等核心產品已實現本地化生產。目前,智能風機年產能突破2000臺(套),產品遠銷中亞,其核心控制系統融合了先進傳感與自適應算法,為覆蓋華北、西北等廣闊區域的發電矩陣裝上“智慧大腦”。
在圍場,一個個科技創新項目引領產業智能化發展。承豐氫能智能裝備(河北)有限公司推出的光敏半導體制氫系統,以19%的光氫轉化率創下全國紀錄,其智能控制單元可實時耦合新能源波動特性,使綠氫成本有望在2026年降至20元/千克以下;中纖新材料科技(承德)有限公司以全電池窯智能溫控技術點石成金,讓玄武巖礦石蛻變為高性能纖維;河北投實晶鎧科技有限公司的“綠電造綠鉆”產線,則通過風光儲智能協同系統,驅動MPCVD設備實現金剛石的零碳制造。
“這些項目不僅是技術突破,更是智能控制與綠色生產深度融合的樣板?!背械率邪l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吳國志說。
智能化正深度重構清潔能源生產與運維的范式。隆化蟬鳴山儲能電站,這座30萬千瓦的電站采用獨創的“4簇一匯流”雙支路架構電池艙,并聯環流風險直降50%,而且每組磷酸鐵鋰電池都配備了“智能管家”組串式PCS設備,實現毫秒級精準充放電控制。“任何一組電池異常,系統會自主重組供電鏈路,全年可多釋放900萬度電?!闭鹃L倪建輝說,實時監控讓運維成本下降40%。
智能化更破解了傳統新能源場站的運營痛點。在滴水湖光伏電站,無人機巡檢搭配AI診斷,使故障識別準確率提升至95%;海棠河風電場構建起全域感知神經網,這套融合數字孿生、風功率預測的智能中樞,使設備失效風險下降三成,棄風率顯著優化。
智能化不僅提升效率,更在生態與民生維度釋放乘數效應。在滴水湖光伏區,村民紀永欣喜地展示板下經濟:“光伏板頂上發電,板下種苦參,每畝地增收幾千元。”
以“科技賦能+生態優先”雙戰略構建智能化清潔能源產業生態。目前,承德聯合國家電投、河北工大等組建“政產學研用”創新聯盟,重點攻關固態電池、智能運維等12項關鍵技術。在海棠河風電場,河北工大劉洪普教授團隊開發的AI能效優化模型,使這個裝機300MW的風電場發電效率提升8%;在全市推廣“光伏+生態修復”智能模式,無人機巡檢測控沙化區域,智慧儲能電站平抑電網波動,形成“發電—儲輸—消納”的智能閉環。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