竣工驗收,是工程建設項目的“最后一公里”。這“一公里”走得順不順、快不快,直接關系到企業能否搶占市場先機、資金能否快速回籠、發展動能能否及時釋放。
自2019年全面開展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以來,我市積極構建“配套制度+系統集成+風險分類+菜單服務+承諾擔責+數據共享”的聯合驗收體系,相繼出臺了《秦皇島市工程建設項目聯合驗收管理辦法》的1.0版、2.0版、3.0版,在省內率先推出“分段驗收”“竣工即交證”等聯合驗收新舉措,進一步提升了市場主體辦理竣工聯合驗收的便利度。
營商環境優化的暖流,正通過一個個高效驗收的項目,轉化為澎湃的發展新動能。
項目驗收“分段辦” 企業生產“提速跑”
盛夏的海港區,益海嘉里(秦皇島)糧油工業有限公司嶄新的生產園區內,一座近8層樓高的廠房拔地而起。廠房內,人聲鼎沸,機器嗡鳴,工人們正圍聚在一條嶄新的SPC(植物濃縮蛋白)生產線旁,緊張而有序地進行著設備調試。
“數據錄入系統準備就緒,開機先讓設備‘熱熱身’,看看跑得順不順暢……”現場負責人發出指令。
“新項目規模大、內容多,按傳統流程,試生產至少還得等5個月。多虧了‘分段驗收’這個新模式,硬是把我們的計劃提前了整整5個月。”益海嘉里公司辦公室主任宋洋感慨地說。
“市場需求最旺就在這幾個月,錯過了,就得再等一年。”宋洋解釋道,這條新生產線生產的植物濃縮蛋白,是水產養殖飼料的關鍵原料,夏季是北方生產的黃金窗口期。
在一次關于《秦皇島市工程建設項目聯合驗收管理辦法(3.0版)》的政策宣傳會上,益海嘉里公司辦事人員得知,市數據和政務服務局推出了一項新改革舉措——工程建設項目聯合驗收可以采取“分段驗收”的模式,能大大節省項目聯合驗收的時間,讓企業早日開動生產線。這無疑為急于投產的企業打開了一扇“時間窗”。
市數據和政務服務局工作人員到益海嘉里(秦皇島)糧油工業有限公司開展項目分段驗收。
6月20日,海港區數據和政務服務局組織益海嘉里公司SPC、米糠生產加工(一期)項目“分段驗收”。6天后,第一階段的3個重要事項的聯合驗收就完成了,企業馬上開始調試設備,進行試生產。
“‘分段驗收’精準切中了企業的經營需求,能有效幫助企業提前投產,贏得寶貴時間。”宋洋說。
“項目竣工許可驗收包括9項內容,改革前,企業需要完成所有驗收項目才能開始試生產。”市數據和政務服務局勘查評審科科長尤治國介紹,推出項目“分段驗收”主要是為方便產業類、教育類、醫療類重大項目盡早開展設備安裝。
市數據和政務服務局勘查評審科工作人員到項目現場給予分段驗收政策指導。
據了解,在項目“分段驗收”的第一階段,項目單位只要質量驗收監督、消防驗收(備案)、規劃條件核實等3個驗收合格后,就可以開展設備安裝、調試。其余的市政公用基礎設施接入等事項可作為第二階段驗收,不過必須在第一階段驗收合格后半年內完成。
這項改革舉措的紅利,不止惠及益海嘉里公司。
6月19日,北京大學第三醫院秦皇島醫院2、3、4號樓項目實現“分段驗收”和“分期驗收”融合審查,為重大醫療項目加速落地按下“快進鍵”。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秦皇島醫院項目作為提升區域醫療水平的重點民生工程,自開工以來便備受社會各界關注。此次分段驗收聚焦項目主體結構、功能性設施等關鍵環節,聯合驗收組通過資料核查、現場檢測、數據核驗等方式,對工程質量、消防安全規范進行全面檢查,為項目加速投用奠定了基礎。
“在驗收環節,企業最憂心的就是因流程遲滯導致成本攀升、錯失良機。”市數據和政務服務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王德興點明改革的初衷,就要直擊企業的急難愁盼,從企業最關心的事上改起。
“預驗收”機制發力 廠房“竣工即投產”
走進金風科技秦皇島北方海上風電產業基地,現代化的廠房內機聲隆隆,充滿活力。
抬頭望去,一臺500萬噸級的天車巨臂輕舒,穩穩吊裝起一個個巨大的風機葉片。工人們在各自的工位上緊張有序地忙碌著,正將一個個葉片組裝成即將奔赴深藍的“捕風者”——海上風力發電機組。
金風科技秦皇島北方海上風電產業基地一期項目聯合驗收現場。
6月5日,金風科技秦皇島北方海上風電產業基地一期項目在秦皇島經濟技術開發區具備投產條件,這是我市推出工業廠房“竣工即投產”這一創新舉措的成功實踐。
“我們在全國有50多個廠房,無論大小,驗收工作通常至少花費3個月時間。但在秦皇島,我們只用了1個月就完成了這項工作,大大提高了投產進度,讓企業把更多的精力和資源投入到生產準備中。”金風科技秦皇島專項工作組產業基地項目經理羅丹表示。
工業廠房“竣工即投產”是秦皇島經濟技術開發區在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的大背景下,以企業需求為導向,著力破解工業項目驗收環節多、投產周期長等痛點問題,通過整合資源、服務前置、容缺辦理等方式,所推出的一項新舉措。
“金風科技項目是我市重點產業項目,建成后當年就能實現達產達效。針對傳統驗收模式周期長的問題,我們精心組織規劃、質量、消防等職能部門聯合實施‘預驗收’機制,各方項目驗收主體提前介入,助力企業按下投產‘快進鍵’。”據秦皇島經濟技術開發區副主任楊建宇介紹,“預驗收”機制一方面允許各參建單位在項目正式竣工驗收前,對可驗收部分提前檢查,如果發現問題,及時建檔標號、限期整改,保障正式驗收順利實施。另一方面,各相關部門對部分檢測報告等非核心材料,實行承諾制容缺辦理,支持企業在預驗收期間同步開展生產設備搬運、安裝、調試等準備工作,一旦預驗收通過,即可開始試生產。
部門聯動、流程再造,工業廠房“竣工即投產”舉措實現了“規范施工—預驗整改—快速投產”的項目建設閉環。
近年來,我市持續優化企業服務機制,通過創新“拿地即開工”“竣工即投產”“竣工即交證”等惠企機制,對企業拿地、建設、投產各環節進行精準指導服務,最大程度壓縮辦理時限,形成全鏈條閉環管理,推動工業企業開工投產全過程的政策環境持續優化。
“四個一”優化流程 驗收告別“多頭跑”
“以往,辦理項目聯合驗收,哪個環節不得單獨跑部門?材料反復交,耗時耗力,沒個把月根本下不來。現在好了,只要到一個窗口,提交一次材料,就能在短時間內辦成所有的事。”6月24日,中國煤炭工業秦皇島進出口有限公司調度指揮樓項目負責人方海濱從市數據和政務服務局辦事窗口拿到了嶄新的《聯合驗收合格意見書》,對比從前,跑項目驗收手續多年的他深有體會地說。
市數據和政務服務局工作人員為企業辦事人員講解工程建設項目聯合驗收流程。
此刻,窗口工作人員曹陽正耐心指導一位企業辦事員通過“河北政務服務網”提交聯合驗收申請。
“您看,材料在線提交后,我們綜合窗口通過審批系統,就能完成材料預審、統一受理、統一驗收、匯總意見、統一出件全流程服務。企業在我們這個小窗口,能夠享受到‘進一門、找一人、辦所有事’的便捷。”曹陽熟練地介紹。
提交材料繁多,甚至一份材料要提交給多個部門,這也曾讓企業辦事人員十分頭疼。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后,通過優化流程,多部門驗收事項的申請表、辦事指南、申報材料都匯總成一張申請表、一份辦事指南,建設單位將所涉及的驗收事項所有申報材料一次性上傳系統,即可實現“一套材料管全部、一次提交辦到底”。
強大的系統支撐是效率的保障。我市建立起的市、縣(區)項目審批管理系統,將規劃條件核實、建設工程消防驗收、竣工驗收備案等9個驗收事項,全部納入系統同步驗收,9個工作日內就能辦結驗收手續,實現建設項目聯合驗收覆蓋率100%。
“我們還建立起高效的聯合驗收會商機制,通過面對面開展聯合指導、政策解答,解決項目竣工聯合驗收疑難問題。”尤治國說。
“一個窗口”集成服務、“一套表單”協同復用、“一個系統”全程網辦、“一套機制”無縫銜接——“四個一”協同發力,如同四輪驅動,推動項目竣工驗收徹底告別“環節多、層次多、制約多”的舊模式,大步邁進“環節少、扁平化、便捷化”的新階段,讓工程建設項目驗收流程“跑”出前所未有的優化度和高效率,成為助力項目早落地、早見效、早受益的“高速通道”。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