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織音1953項目由棉一、棉二廠區舊址改造而來,石家莊旅投集團深挖項目背后歷史文化故事,將工業遺存與現代商業藝術深度融合。目前,該項目主體已順利竣工,部分場館對外開放。 記者 張 震 攝
五月初夏,萬物欣然。
走進石家莊市各市屬國企,項目建設如火如荼,生產線上熱火朝天,到處呈現出一派充滿生機與活力的繁忙場景。
這是石家莊市國資國企改革賦能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實踐。
改革,是搞好國有企業的關鍵一招。
“先脫鉤、再集中監管、再改革重組”。2021年6月新一輪國企改革啟動以來,石家莊市以改革破難題、以創新求突破,著力構建起“1+N”政策體系,扎實推動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和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改革賦能企業運行質量持續改善,發展活力不斷煥發。
數字是最好的證明:
截至2024年底,市國資委監管企業7家,各級子企業600余家,資產總額達到5700億元,較組建之初增長57%,資產總額、利潤總額、營業收入位于全省各地市首位。
站在新起點,石家莊國資國企正不斷凝聚發展動力,增強競爭力,加快打造創新領先、功能突出、治理高效、充滿活力的現代新國企,全面叫響石家莊國資國企新品牌。
產業突圍
激活高質量發展“一池春水”
對于石家莊國資國企來說,如何實現“穩”與“進”的平衡、處理好“立”與“破”的關系,是一項極富挑戰性的課題。
近年來,石家莊將國企改革與城市產業升級深度融合,著力布局新興產業,加快推進傳統產業升級、優勢產業延鏈、新興產業建鏈,推動國有資本向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集中,戰略性新興產業占比持續提升。
當工業遺存遇上現代商業藝術,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由石家莊旅投集團建設的織音1953項目,給出了自己的解答。
走進位于棉一、棉二廠區舊址的織音1953項目廠區,煥然一新的聯產車間映入眼簾——入口處是由兩組橙色鋸齒組成的造型,像一個不規則的“M”形狀,足有十多米高。目前,該項目主體已順利竣工,部分場館對外開放。
在原址修復基礎上,這里將引入國內外頂尖商業品牌和前沿潮流業態,全力打造集文化傳承、藝術體驗、時尚消費于一體的城市商業藝術空間,讓沉睡的工業遺產重新煥發出耀眼的光彩。
項目帶動,產業突圍,城市功能服務也得到了優化升級。
在太平河片區,由石家莊城發投集團建設的太平河片區展示中心、臥虎山公園、滹沱賓館等項目已建成投用,美術館、滹沱賓館二期,以及音樂廳、博物館、雨水泵站等城市配套設施正有序推進;
在石家莊交投集團,石衡高速榮獲河北省建設工程安濟杯獎(省優質工程);復興大街市政化改造入選河北省城市更新范例,并在全省進行推介;
在石家莊現代食品產業園,由石家莊國投集團建設的石家莊公營釀酒集團新廠區即將竣工投產。建成后,這里將實現一系列生產流程的自動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生產能力達到國內同行業領先水平;
在石銅路與匯錦街東南角,由石家莊水投集團建設的西南地表水廠及配水管網項目,正全力推進,確保今年年底具備通水條件;
…………
“在城市更新、項目建設、產業發展、民生保障等方面,市屬國有企業日益發揮著‘主力軍’‘壓艙石’的作用。”市國資委主要負責同志介紹,僅2024年,各監管企業就謀劃實施項目350個,總投資3346.56億元,完成投資582.41億元。其中,圍繞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市五大產業集群及配套產業的項目投資同比增長83.69%。
創新驅動
研發投入穩居全省第一方陣
科技創新是國企改革的“勝負手”。充分發揮科技創新作用,是國有企業深化改革提升行動的鮮明導向。
近年來,市國資委持續開展研發投入“走在前”科技創新“作表率”、打造原創技術策源地專項行動,成功構建了具有石家莊國企特色的“1+3+1”(即1個領導小組、3個方案、1系列制度措施)創新體系,并嚴格落實研發投入剛性增長機制,研發投入穩居全省第一方陣。
成功搭建符合守押實戰應用的槍彈模型;用最短時間、最低成本,研發出押運武器信息電子管理系統……作為全市唯一一個來自保安行業的河北省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石家莊國投集團所屬石保集團劉士光創新工作室,已申請實用新型專利3項,獲得國家專利1項,培養出保安行業技術狀元、標兵、能手20余人,累計為企業創造經濟效益350余萬元。
放眼石家莊國資系統,這樣的創新案例還有很多:
城發投集團所屬住建集團袁琪鈺施工建設“四新技術”獲得河北省建筑業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4項、二等獎3項;
水投集團城市水系智慧控制及系統平臺示范及應用項目被河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評為智能化技術應用科技示范項目;
2024年,常山北明位列中國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競爭力百強企業第38位,榮獲“全國首批信息系統建設和服務能力杰出級(CS5)企業”;
北人集團創新推出無人機物流配送的新模式,發布包括14條航線、數據平臺及服務平臺在內的低空物流航路網,給消費者帶來更高效的配送體驗;
…………
“2024年,全市國資國企系統共推動實施創新項目457項,完成項目研發361項,實現成果轉化120項。”市國資委主要負責同志介紹,目前,全系統共有研發平臺45家,其中國家級4家、省級12家;取得專利197項,較組建之初增長近兩倍。
科技創新離不開人才。
市國資委聚焦創新能力提升,不斷完善國有企業科技創新機制,給予了強有力的政策支持。面向社會公開招聘管理和專業技術人員2087人,干部職工年輕化、專業化水平不斷提升。同時,面向全國為一級集團引進了7名總法律顧問、4名金融副總和15名專、兼職外部董事;為各級子公司引進了14名中層管理人員和13名職業經理人。
機制破冰
打造發展新格局
改革,是搞好國有企業的關鍵一招。
今年5月22日,石家莊水投開發集團有限公司掛牌成立。集團下設6家子公司,供水服務面積997平方公里,供水服務人口113萬。
此舉也是石家莊水投集團優化資源整合、做強做優供水主業的關鍵舉措,標志著我市在推進區域水務一體化的進程上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按照聚焦主責主業、優化資源配置原則,我們穩步推進戰略性重組和專業化整合,引導國有資本、資源向主業企業、優勢企業集中,通過專業化整合,推動了企業主業做強做優做大。”市國資委主要負責同志表示。
如今,一個主業突出、管理高效、核心競爭力強的發展新格局,已在市屬國企內基本形成。
看發展規模,目前全市已形成“5+2”市屬國有企業架構,監管企業7家,各級子企業600余家;截至2024年底,資產總額達到 5700億元,較組建之初增長57%,資產總額、利潤總額、營業收入居全省首位。
看對接資本市場,市屬國企已形成了擁有5個AAA主體信用評級、7個AA+主體信用評級的高信用主體矩陣,共獲授信超3300億元。
看整合聚集效應,水投集團自2023年首次實現整體扭虧后,2024年利潤總額又實現穩定增長,展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和持續盈利能力;常山北明通過開展重組整合與資產置換,總市值由整合前的88億元最高時達到了438億元。
機制的創新還體現在監管模式的改變。
市國資委構建了國有資產信息化管理平臺,完善了出資人監管權責清單和授權放權清單,圍繞黨的領導、董事會建設、風險防控、勞動和薪酬體制改革、科技創新等重點領域,強化政策引領,各監管企業進一步建章立制、規范運行。市國資委制定了市屬國企高標準履行社會責任(ESG)工作機制,明確了“1+5+11+5”體系保障,走在全省前列。國資監管工作運轉更流暢、決策程序更科學、企業管理更高效。
改革是力量之源,發展之基。石家莊的國資國企改革實踐充分印證了“改革深化—動能釋放—高質量發展”的內在邏輯。
今年是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的收官之年。市國資委主要負責同志表示,全市國資系統將持續深化國資國企改革,加大力度推動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做強做優做大,以實際行動書寫國有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記者 吳 溫)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