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橋東區南小區小學與北方學院共同舉辦了以“雙向奔赴,心育同行”為主題的心理實踐活動?;顒泳劢箤W生情緒認知與管理能力培養,通過多元互動形式搭建校際心育橋梁,為學生心理健康發展注入新活力。
活動現場,多間教室同步開展了豐富的心理教育環節。北方學院心理學專業師生與南小區小學教師組成指導團隊,將理論知識與實踐場景有機結合,為活動提供專業支持。
在“認識情緒”主題教育環節,大屏幕上的醒目標語營造出專注的學習氛圍。主講老師結合生活案例與情景模擬,引導學生識別不同情緒的外在表現與內在影響,幫助孩子們建立對情緒的基礎認知體系。
理論講解后,活動進入互動實踐階段?!扒榫w大風”“情緒變變變”等趣味游戲陸續開展,教師通過道具演示與情景引導,鼓勵學生主動分享情緒體驗。現場氣氛活躍,孩子們在游戲中直觀感受情緒變化的過程。
互動環節中,學生們紛紛舉手發言,講述自己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情緒困擾及嘗試過的解決方法。參與指導的北方學院師生認真記錄,適時從專業角度給予反饋,形成“校校聯動、教學相長”的良好互動模式。
以“情緒偵探”為主題的活動中,一位教師手持紅色道具箱,通過角色扮演引導學生分析特定情境下的情緒反應。孩子們在觀察、討論與模仿中,逐漸掌握情緒識別的基本技巧。
實踐繪制環節里,學生們拿起紙筆繪制“情緒變化圖譜”,用色彩與文字記錄近期印象深刻的情緒體驗。
“情緒變變變”展示環節中,學生代表與指導教師共同站在大屏幕前,通過簡短的情景表演呈現情緒管理的具體方法,生動的演繹贏得了現場陣陣掌聲。
活動全程,教師與學生、高校與小學的“雙向互動”貫穿始終。北方學院的專業指導為小學心理教育注入新視角,南小區小學的實踐場景也為高校學生提供了寶貴的教學實踐機會,真正實現了“心育同行”的活動目標。
據悉,此次心理實踐活動不僅提升了學生的情緒管理能力,還搭建起校際合作的心理健康教育平臺,為后續相關活動的深入開展奠定了基礎。(蘇麗霞)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