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國內已有多地出臺政策,將中小學課間時長由10分鐘延長至15分鐘,保證孩子們的體育活動時間。
“課間15分鐘”對于學生們調節情緒、放松身心、增強體質無疑是一個有益的嘗試。但如何落實并產生好效果?場地、項目、安全保障,這些都是需要考慮的內容。
早上9點鐘,走進貴州省畢節市織金縣第三小學,打羽毛球、跳繩、轉呼啦圈、滾鐵環……放眼望去,孩子們分散在校園的各個角落,玩得不亦樂乎,歡聲笑語此起彼伏。
2024年9月,畢節市織金縣率先在全縣的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實施“課間一刻鐘”。織金縣第三小學還在今年學期開始向學生進行課間活動需求的意見征集。如果喜歡的學生多,而且沒有安全隱患的項目,他們就會開展下去。
在貴州省省會貴陽市,一些位于老城區、空間有限的學校也在不斷挖掘,滿足學生們的活動需求。貴陽市雙語實驗小學的學生超1000人,但由于和緊挨著的中學共用操場,活動區域十分有限。
學校一方面與中學錯峰開展課間活動,另一方面則盡力利用和改造教學樓空間,打造適合不同年齡段、類型多樣的活動項目。
記者通過實地探訪看到,5分鐘的課間時長延長,真正讓孩子們動了起來。
一項好政策要持續發揮作用,需要學校、老師、家長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夠讓孩子們真正做到“身上有汗、眼中有光”。
記者:吳斯洋、崔曉強
新華社音視頻部制作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