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底,在深圳舉行的兩大文化活動吸引了廣泛關注:一場是2025文化強國建設高峰論壇,另一場,是第二十一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文化、文創與AI的碰撞,會發生什么?如何打造爆款文化IP?如何激發文化創新創造活力?
央視新聞記者帶著這些問號沉浸式跑會,思考多多,啟示多多。
故宮博物院數字與信息部副主任劉竹沛在2025文化強國建設高峰論壇數智賦能文化貿易論壇上說:“我們近期舉辦的‘紋’以載道數字體驗展,是從故宮的古建筑、陶瓷藏品和服飾上提取的傳統紋樣,結合數字技術做的沉浸式體驗,這種沉浸式體驗可以幫助觀眾更身臨其境的體驗優秀的中華傳統文化。”
文博會現場裸眼3D展示圖↑
本屆文博會首次設立人工智能展區,吸引了60余家人工智能領域“常青頂流”企業和“破圈新秀”企業參展,通過AI全應用場景呈現、AI科技演出、AI共創互動等創新方式,成功吸引大家的注目。
文博會主展區“文創中國”展區陣容全面升級,從上屆1300余平方米擴大到3000平方米,吸引100余家機構、企業和知名IP攜重量級文創產品參展,數十座文化殿堂的鎮館之寶、文創IP齊聚深圳。
湖南博物院黨委書記、院長段曉明表示,他們推出了馬王堆紋樣數字基因庫、馬王堆新漢隸字體庫相關文化創意產品,云鳥、龍鳳、藤蔓等紋樣文化產品是在馬王堆紋樣基因庫中提取。“喚醒”的漢代美學也帶給當代設計新的靈感。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