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時客戶端報道 "三夏"時節,麥浪飄香,我省各地一派豐收景象一一航天小麥喜迎收獲、北斗農機高效收割,希望的田野上,滿滿"科技范兒"。
在邯鄲市成安縣航天小麥試驗田內,農業專家正帶領種植戶們小心地從每株小麥上剪下帶稈長十幾厘米的麥穗,放進專業的保管袋里。
河北眾人信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科研部副主任 郭丙寅:
去年我們一共種了5000顆航天998,今天我們每顆選了一個單穗兒,進行嚴格選種,選出籽粒飽滿度好,籽粒顏色好的單穗。下一年我們種成穗行,從中進一步選擇,最終培育出符合我們育種目標的小麥新品種。
航天育種是種質資源創新的重要途徑之一。去年,5000多粒"眾信麥998"搭載衛星進入太空,一個月后隨衛星返回,被播種入地。"眾信麥998"具有矮稈、抗倒、抗寒、粒多、廣適等特點,通過太空育種,有望在麥種的優質、高產、抗逆性等方面取得更大突破。讓科技為航天小麥護航,成安縣為試驗田引入物聯網智能監測系統,實時收集航天小麥的生長數據,全面提升了試驗田管理效率。同時,創新采用跨區域、跨環境的培育模式,構建起 "南繁北育"的科研布局。
河北眾人信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科研部副主任 郭丙寅:
今年三月份從海南收獲的那一批小麥(眾信麥998)已經送到張家口加代了,預計今年9月份就可以收獲了。我們本地這一批(眾信麥998)計劃12月份也是送到海南。這樣通過不同地理環境,不同氣候環境的篩選,進一步加快我們的育種時間。
日前,邢臺市任澤區37.5萬畝小麥大規模機收已全面展開。在大屯鄉新周村麥地里,搭載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大型聯合收割機精準作業,實現高效收割、脫粒、秸稈粉碎"一條龍"作業。
邢臺市任澤區農機手 王紅雷:
比以前人工操作的時候精準多了,它能自動規劃最優化線路,并且動力大、穩定性強,作業效率比以前能提高30%以上。
"三夏"期間,任澤區共有小麥聯合收割機、玉米播種機等1.5萬余臺投入作業,并組織做好交通保暢、電力保供、氣象服務工作,確保小麥顆粒歸倉。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