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日報客戶端訊(記者田恬)5月22日,由河北廣播電視臺精心打造的《中華有好戲》端午特別節目在石家莊完成錄制。
5月18日,《中華有好戲》端午特別節目在石家莊錄制。圖為裴艷玲在臺上表演。河北日報記者 史晟全攝
本次節目陣容強大,劇種豐富。裴艷玲、沈鐵梅、于魁智、李勝素、楊俊、曾昭娟、傅希如、曾小敏、張建峰、許荷英、藍天、孫娜等17位梅花獎獲得者攜手戲迷票友同臺獻藝,京劇、評劇、越劇、豫劇、川劇、粵劇、黃梅戲、河北梆子等多個劇種演繹南北戲曲精粹。節目既有原汁原味的經典劇目彰顯戲曲本色,又有匠心獨運的現代戲曲盡展創新活力,傳統經典唱段與新創佳作相映成趣。
被譽為戲曲界“黃金搭檔”的京劇表演藝術家于魁智、李勝素,以及“梅花大獎”獲得者裴艷玲、沈鐵梅,在節目上分享了他們的藝術人生。有著近三十年合作歷程的于魁智、李勝素現場演唱了京劇《武家坡》和《白毛女》選段,讓現場戲迷大呼過癮。素有“川劇聲腔第一人”之稱的沈鐵梅此次帶來川劇《江姐》選段,并在節目中袒露心聲,講述舞臺拼搏四十年,終于得到對藝術有著極高要求的父親——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沈福存一聲夸贊的感人過往。裴艷玲帶來的京劇《響九霄》選段,將全場氣氛推向了高潮。節目以情景演繹的方式再現了裴艷玲七十余載藝術人生,當她發自肺腑地說出“戲是我的天,戲是我的魂,戲是我的命,戲是我的根”時,在場觀眾無不動容。
5月18日,《中華有好戲》端午特別節目在石家莊錄制。圖為藍天在臺上表演。河北日報記者 史晟全攝
在第32屆中國戲劇梅花獎評選中,河北籍京劇演員藍天、河北梆子優秀青年演員孫娜成功摘得“梅花”。他們在《中華有好戲》舞臺上,以獲獎劇目展現出中青年一代戲曲演員在傳承道路上的不懈努力,也見證了戲曲藝術歷久彌新的旺盛生命力。
屈原那熾熱的家國情懷,早已成為端午時節華夏兒女的共同追憶。《端午吟·屈原》通過一組原創節目向屈原致敬:詩朗誦《如果沒有屈原》、京劇名家張建峰帶來的《屈原》選段、京劇名家傅希如與河北廣播電視臺主持人跨界聯動的戲歌《離騷》,多種藝術形式融合呈現,讓愛國情感激發出歷史回響,引發當代共鳴。
5月18日,《中華有好戲》端午特別節目在石家莊錄制。河北日報記者 史晟全攝
戲曲MV《夢回紅樓》穿梭于正定榮國府和古城墻之間,借助87版電視劇《紅樓夢》拍攝地與越劇《紅樓夢》經典唱段的雙重魅力,重現寶黛情緣,帶觀眾沉浸式體驗一場浪漫之旅,讓“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在經典唱段中古今同韻。
本次節目守正創新,設計精巧,積極融入年輕人喜愛的流行元素,展現了戲曲文化與時俱進的時代魅力。來自北京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浙江傳媒學院、四川電影電視學院、河北傳媒學院等高校學子合作的情景表演《新說唱臉譜》,用青春活力為傳統戲曲注入新的生機。
據悉,《中華有好戲》端午特別節目將于5月31日(農歷五月初五)20:30在河北衛視播出。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