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廣播電視臺冀時客戶端
生態,是京津冀協同發展三個率先突破的領域之一。
我省與京津攜手,聯建聯防聯治,同享碧水藍天。系列報道《協同發展涌新潮》,今天繼續聚焦"生態底色靚起來",看三地如何共下"生態一盤棋",讓藍天白云成為"常客"。
王曉浩是北京市通州區生態環境局執法隊員,7個月前,他來到廊坊市生態環境系統掛職,開展為期一年的實崗鍛煉交流。
掛職交流干部 王曉浩:
在這段時間里,我了解到企業端分表計電系統能夠快速地發現企業端治污設施不正常使用的問題,這給我們提供了很大的借鑒。
互派干部交流,共享污染治理經驗。廊坊相關縣市與北京市通州區生態環境部門目前已組織三批次輪崗交流活動。2024年,廊坊市與北京市、天津市相鄰的9個區簽訂了聯合聯動執法合作協議,進一步強化大氣污染聯防聯控工作,攜手推動生態環境品質不斷提升。前不久,記者就跟隨京冀兩地生態執法人員,對一家生產工業溫控產品的企業進行了聯合檢查。
北京市通州區生態環境綜合執法大隊四級主辦 孔令志:
這次聯合檢查我們重點是向兄弟單位學習一下這里的環境保護管理措施和經驗,我們會把這些先進的經驗和措施帶回通州。
今年以來,廊坊市已開展京津冀揚塵污染等聯合執法5次。
廊坊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成員、副局長 李東林:
2025年第一季度,廊坊市空氣質量綜合指數4.03,同比下降12.6%,PM2.5濃度4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4.1%。
持續深入打好藍天保衛戰,讓藍天白云、繁星閃爍成為常態。在京津冀大氣污染治理中,鋼鐵行業環保治理一直是"重頭戲"。2022年6月,我省在全國率先啟動鋼鐵企業環保績效全面創A,倒逼"排放大戶"變身"治污先鋒"。
本臺記者 劉心悅:
走進位于石家莊平山縣的敬業鋼鐵,隨處可見的綠植,干凈整潔的鋼廠設備,隨手一拍就是妥妥的工業風大片。作為我省重點行業環保績效A級企業,敬業鋼鐵的"綠色"還體現在鋼鐵冶煉的全過程。
敬業鋼鐵第一煉鋼事業部環保科科長 焦研科:
燒結工序在鋼鐵冶煉過程中,是煙氣排放最多的環節。但現在我們用上了催化氧化技術,有效地降低了污染物的排放。我們現在每年僅一臺燒結機就能減少一氧化碳排放大約70%左右。
不止于此,我省持續推進的鋼鐵行業環保績效創A還在智能制造、清潔運輸等八個方面提出了具體指標,讓企業實現全方位的提升改造。
本臺記者 劉心悅:
瞧!一列列滿載著"鐵礦粉"的電氣化列車正緩緩地駛入廠區。在我身后這條投資47個億、全長22.5公里的鐵路專用線,正在改寫著傳統的運輸模式。
敬業鋼鐵物流信息部生產工程師 曹奎英:
每年減少了140萬輛重型卡車的通行,也每年減少了40萬噸二氧化碳的排放。
從煙塵籠罩到綠色工廠,敬業鋼鐵的蝶變,得益于環保績效創A。
敬業鋼鐵能源環保部副部長 李波:
我們大氣污染物排放總體下降約40%。在創A過程中省市縣生態環境部門為我們提供了很大技術和資金上的支持,各類資金支持合計3600余萬元。
在鋼鐵企業全面創A行動的基礎上,河北環保績效創A已擴展至焦化、水泥等7個重點行業。截至去年底,我省環保績效A級企業達到138家,其中鋼鐵企業55家、居全國第一。
石家莊市生態環境局 孫建東:
我們正在開展重點行業環保績效A級企業質量管理提升服務專項行動,科學精準幫助企業破解在創A過程中的技術難題,為企業治理提供資金支持,引導更多的行業企業開展環保績效A級創建。
同享一片藍天,共下"生態一盤棋",我省攜手京津全面深化生態環境聯建聯防聯治,推動區域空氣質量不斷改善。2024年,京津冀三地細顆粒物(PM2.5)年均濃度與2013年相比降幅均超六成,優良天數大幅增加、重污染天數大幅削減,三地百姓共享更多藍天白云。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