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身邊人看來,陳奇峰是個高能量的人,精力充沛、心態積極、行動力強。
4月10日20時,忙完一天的工作,衡水市春暉義工協會會長陳奇峰打開“春暉負責人”微信群,查看協會各部門近期活動計劃。
在“志愿匯”平臺上,衡水市春暉義工協會目前注冊志愿者超3500人。協會還在衡水11個縣(市、區)成立了春暉義工團隊,6個部門常態化開展敬老愛幼、助殘環保、應急救援等服務。
“周末預報有大風,助殘部在奧體公園的活動可以取消”“青少年三隊的健康義診,編號20250418”……10余項活動,陳奇峰挨個提建議、定編號、確定方案,電話、微信溝通完,一個多小時過去了。
“他每個月帶著各部門負責人、骨干志愿者線下開一次會,每天下班后線上解決大家的問題?!焙馑写簳熈x工協會副會長侯福芬告訴記者,協調組織活動千頭萬緒,陳奇峰沒閑的時候,卻從沒抱怨、著急過。
陳奇峰今年55歲,在公益這條路上已經走了30多年。
“熱心公益,最早是受姥姥影響?!标惼娣逭f,小時候每到大年三十,姥姥都會帶著他給村里的孤寡老人送去一碗熱乎乎的肉菜,老人們驚喜又感動的神情,一直印在他心里。
1987年,陳奇峰考上長江水利水電學校。在學校里,他積極參加志愿服務活動,主動結對幫扶一名殘疾少年,還把節假日打工掙來的錢,全部捐給“希望工程”。
“能幫到別人,自己是快樂的?!碑厴I后,陳奇峰入職河北衡豐發電有限責任公司,負責通信檢修工作。那時工資不高,他節衣縮食,堅持資助那名殘疾少年,還和幾個好友組成愛心團隊,一起為困難學生、殘疾兒童提供幫助。
團隊幫助的人越來越多,為了帶動更多人參與公益活動,2010年11月,陳奇峰聯合50名志愿者注冊成立衡水市春暉義工協會。
2024年6月29日,陳奇峰(左一)向老人發放防走失手環。 受訪者供圖
協會成立了,怎樣發展志愿者?如何有序高效地開展工作?陳奇峰工作之余,到北京、天津、山東等地學習交流,又帶著團隊深入社區宣講,讓更多愛心人士了解這個組織。
口口相傳,公務員、大學生來了,醫生、教師、民營企業家來了,一個月的時間,300多人加入隊伍。
一開始,捐資助學、關愛孤老、大病救助是協會的常規活動。在一場場慰問救助活動中,陳奇峰意識到,幫助弱勢群體走出困境,不是做一兩次活動、捐幾次錢就能實現的,活動項目化,才能提升志愿服務的生命力。
在陳奇峰的帶動下,協會推出10余個公益項目?!按簳煏荨?,為鄉村小學捐書萬余冊;“愛心順風車”,為3000多人提供返鄉便利;“關愛之家”,為留守和流動兒童提供學業輔導、親情陪伴,服務學生超千人……
越來越多的人知道了春暉義工,陳奇峰的電話成了一條“熱線”,兒童溺水、老人走失等求助電話也不時打來。2016年9月,陳奇峰從春暉義工中選拔一批退伍軍人、醫護人員和無線電技術人員,組建了春暉救援隊。
侯福芬記得,2019年12月23日,救援隊在不到兩個小時里,接到兩個老人走失的求助電話。天氣寒冷,陳奇峰與救援隊隊員馬上出發,有的拿著照片詢問路人,有的到河邊、商場尋找,經過12個小時的努力,兩位老人先后被找到。
這些年,春暉救援隊為衡水及周邊地區居民提供自然災害救援、緊急事故救援、防災減災安全知識宣傳等志愿服務,義務出隊近300次,免費發放防走失手環2000余個,守護著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
4月10日22時,陳奇峰的電腦依然打開著。
“下周就是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還有一個策劃要做?!标惼娣鍦蕚渎撓瞪鐓^、學校,組織宣傳宣講、情景游戲等活動,讓大家在趣味互動中提升國家安全法治意識。
春暉,即春日的陽光。在協會注冊起名時,陳奇峰選擇了這個詞?!拔覀儠恢蓖白?,做溫暖四方的一束光。”陳奇峰說。(河北日報記者 孫青)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