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全面落實京津冀營商環境一體化發展"1+5"合作框架協議,在商事制度、政務服務等領域重點突破,讓更多事項實現"跨省通辦",不斷提升企業群眾獲得感。
大型全媒體系列報道《協同發展涌新潮》,今天繼續聚焦"營商環境優起來",看"跨省通辦"新體驗 "異地辦事"更便捷。
張露是北京建工集團(雄安)建設有限公司的一名工程師,2023年底來到雄安新區工作,初到時,她曾因二級建造師執業資格無法跨省注冊而犯愁。
北京建工集團(雄安)建設有限公司工程師 張露:
我之前考取的是北京市的二級建造師證書,在雄安新區這邊無法進行注冊,必須考取河北省的證書才可以進行注冊,如果再考取的話,得需要一年甚至更多的時間。
如何破除區域限制,讓像張露這樣的新"雄安人"辦事不再難?我省高效推進京津冀三地交通、人力資源等領域209項資質資格互信互認,創新實現北京市二級建造師、二級造價工程師資格在雄安新區注冊執業。
雄安新區營商環境局審批管理二處負責人 水嘉漪:
原本是無法進行跨省變更注冊的,在北京市住建委和河北省住建廳的聯合支持下,現在隨北京疏解企業到雄安新區工作的疏解人才,符合相關條件之后,就可以申請在雄安新區注冊了。
去年6月,好政策一落地,張露就進行了執業資格跨省注冊。
北京建工集團(雄安)建設有限公司工程師 張露:
非常方便,不用去大廳就可以辦理,登錄雄安新區政務服務網,上傳幾項材料,大概10分鐘的時間就可以上傳完成了。
打破看不見的區域壁壘,讓企業群眾少跑腿、辦成事,雄安新區加快推進京雄政務服務事項同標、數據同享、水平同質,與北京市級及12個區建立互聯互辦機制;3500余項北京市區兩級政務服務事項可通過"云窗口"在新區跨區域通辦。
本臺記者 郭子雪:
數據資源跨省共享,"云"上信息自由流動,資格證書結果互認。隨著京津冀三地手越牽越緊,"跨省通辦"跑出加速度,為區域內群眾和企業提供更多便捷服務。
這家檢測技術服務企業,去年從北京遷移到了高碑店。說起此次跨省"搬家"的過程,企業負責人贊不絕口。
北京卓宇鴻昌檢測技術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 王琨鵬:
感覺整個辦事過程特別省事、特別快,到了審批局專門有幫辦代辦人員為我們企業服務,辦理的時候就在手機上下載了一個"證照簽"APP,刷了個臉,簽個字就完事了。
讓"折返跑"變"一次辦"。2023年9月底,《京津冀優化經營主體跨區域遷移登記實施方案》制定實施,河北經營主體跨區域遷移"一窗通"平臺上線,京津冀三地在全國范圍內率先實現了"一地、一窗、一網、一次辦結",讓企業跨省"搬家""無感暢辦"。
高碑店市行政審批局黨組成員 副局長 李一民:
原來企業遷移需要辦理準遷、遷出、遷入等業務,兩地多次跑辦,現在企業只需要向遷入地一次提交申請材料,通過我們幫辦代辦,材料內部流轉,實現只跑一次,一次辦結。
北京卓宇鴻昌檢測技術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 王琨鵬:
關鍵還能保留原企業的名稱,我們在行業中累積的品牌影響力,也得以延續。
一個"窗口",連通三地。近年來,北京企業、疏解商戶不斷向我省遷移,記者在首衡高碑店市場走訪時了解到,已有超過7200戶北京商戶搬遷入駐。
首衡高碑店國際農產品交易中心商戶 王先生:
我們是去年從北京遷移過來的,遷移之前最擔心的就是公司還得重新注冊,后來了解到公司名稱、統一(社會信用)代碼這些都不用變,有了好的政策,這兩年商戶也越來越多了,市場越做越繁榮了,我們也有信心了。
企業、群眾感到舒心、省心的背后,是京津冀政務服務合作的持續深化。截至2024年,京津冀地區實現了81項(209子項)資質資格事項互認,第一批二級造價工程師執業等175個互認場景。此外,還先后推出了六批230項京津冀自貿試驗區"同事同標"事項,推動實現無差別受理、同標準辦理。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