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故事】守護好監測大氣的“眼睛”
來源:張家口新聞網 發布時間:2022-02-18 09:01:48
2月13日下午5時許,田國朝拿著工具又爬上屋頂,這是他一天內第5次清理積雪。“雪下得這么大,咱得隨下隨掃,千萬別讓積雪滲入空氣站。”冒著刺骨寒風,他邊清理,邊囑咐著同事張文宣。
田國朝是張家口昊源環保設備運營有限公司職工,平日里負責張北縣、尚義縣空氣站在線運營維護。1月20日,為更好服務保障冬奧會,細心負責的他被公司派往崇禮,進駐冬奧核心區開展空氣站運維工作。
“我們主要任務就是在線監測監控設備中顯示的PM2.5、PM10、臭氧、二氧化硫等污染物的含量,保障數據的準確和完整,及時發現問題。”對負責空氣質量監測站點管理的田國朝來說,沒有什么比數據質量更重要了。駐古楊樹空氣站期間,他和張文宣24小時駐守在站房內,每小時檢查一次監測數據,每周對設備校準維護,每10天進行一次預防性檢修,力保數據上傳及時有效,設備穩定正常運轉。
2月8日,巡檢中,田國朝突然發現站內零氣發生器出現故障,通過排查,是電線短路導致設備停止運行,經過搶修,很快供上了電,可沒一會兒,機器再次停止工作。“1小時內必須有45分鐘的有效數據。”面對空氣站內鐵一般的規定,田國朝知道搶修機器的時間并不多。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田國朝和張文宣迅速進行著檢查、測試,確定了故障來源于“氣路”中的電子元器件,在緊張忙碌的更換測試中,汗水早已浸透兩人的衣背。
機器終于開始正常運轉,現場校準完后,田國朝一顆懸著的心才總算落了地,這樣驚心動魄的搶修,對他來說已經是家常便飯。
在服務保障冬奧一線,辛勤付出的田國朝只是其中一個縮影。在此期間,公司對接全市的208個鄉鎮級、開發區級空氣自動監測站沒有工作日和假期之分,運維職工緊盯站點數據,為全市生態環境機構有關大氣污染防治和監管提供有效依據。
“空氣監測站就像監測大氣質量的眼睛,哪里的數據質量需要保障,我們就在哪兒,全力保障數據的有效性、連續性和完整性,是每一個監測人的初心和使命。”田國朝語氣堅定地說。(記者 孫媛 通訊員 蔡兆宇)
[責任編輯:荊麗娟]相關閱讀:
- 駁斥西方媒體和政客偏見,北京冬奧外國運動員現身說法[2022-02-18]
- 尤塔·萊爾丹:我愛吃中國菜,喜歡冬奧村里的食物[2022-02-18]
- 【我們的故事】“冬奧結束,我娶你嫁”[2022-02-18]
- 【冬奧之城】北京張家口首次打通跨省聯乘服務 鐵路、[2022-02-18]
- 冬奧快評丨精彩答卷,獨一無二![2022-02-18]
- >>【我們的故事】守護好監測大氣的“眼睛”[2022-02-18]
- 【張家口日報社記者的冬奧日記(16)】各色美食受夸贊[2022-02-18]
- 【冬奧之城】張家口:3600余名“的哥”提供優質城市服務[2022-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