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好,這下利索多了。”蔚縣白草村鄉小酒務頭村的武懷邊對著鏡子整理著頭發邊說道,“咱以后再也不用大老遠專門去縣城剪頭發啦,這家門口的‘愛心發屋’也不錯呀。”
小酒務頭村常居人口190多人,以中老年人居多,村民理發每次都得去縣城跑一趟,特別不方便。“我們在入戶走訪了解這一情況后,大家一合計,能不能在村里開個理發店,義務為村民理發,孤寡老人、行動不便老人就上門服務。”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駐小酒務頭村第一書記李冰說道。工作隊的想法,得到了鄉政府和村“兩委”的大力支持,很快,村委會的一間閑置用房被騰了出來,工作隊配齊剪刀、梳子、理發器、圍襯等理發工具,“愛心發屋”正式開張了。
“剛開始大家伙都不好意思來,李書記他們特別好,主動喊我們,來了先詢問我們對長短、發型的需求,剪出來大家都挺滿意的,特別是行動不方便的老人,他們拿上工具上家里去剪,弄完還給收拾得干干凈凈,還不收費,這不,我這都來兩回了。”居民武京明說。
第二批主題教育開展以來,駐小酒務頭村工作隊把主題教育開展同村里實際相結合,駐村工作隊員網格化下村入戶,同群眾面對面、心貼心交流,主動發現問題,撲下身子解決,辦好民生實事,讓群眾得到實惠、看到變化,扎實推動主題教育成果轉化為為民服務成效。
“大家比較滿意,8月底開始的,這都兩個來月了為村民理發20多人,行動不便上門服務的10多人,最近有時候還需要排隊,回頭客也不少。”李冰說著。便民服務和志愿活動不分大小,家門口的“愛心發屋”微不足道,但是解決著村里百姓的“頭等大事”。
(記者 王宋平 通訊員 藺媛媛)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