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記者從河北小五臺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中心了解到,在最新的調查監測中,發現了珍稀蘭科大花杓蘭的較大野外種群,其中大坪臺管護區域17株,伺風背管護區域34株。
圖為河北小五臺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拍到的大花杓蘭。
河北小五臺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植物種類繁多,分布有大花杓蘭、斑花杓蘭等20種蘭科植物。據保護區工作人員介紹,在最近的蘭科植物專項調查中,發現兩處大花杓蘭較為集中分布的區域,其中大坪臺管護區域生長有17株,伺風背管護區域生長有34株,屬于較大的大花杓蘭集中分布區域。保護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此次發現的這些野生大花杓蘭,均生長在海拔較高的山間叢林,山勢陡峭、植被茂密,生態環境優越。在發現地,大花杓蘭一簇一簇緊緊依偎在一起靜靜綻放,一朵朵紫紅色的大花貌似一個個帶蓋的小茶壺,又好似一群穿著蓬蓬裙舞動的精靈,色彩艷麗,煞是好看。
圖為河北小五臺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拍到的大花杓蘭。
據了解,河北小五臺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屬于“自然生態系統”類別中“森林生態系統”類型的自然保護區,保護區地形地貌的復雜性和水熱條件變化的特點,決定了植物群落的多樣性。近年來,小五臺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采取全年封山、禁止采摘、設立圍欄、強化執法力度等多種方式,保護蘭科植物資源,使得蘭科植物的種群數量和分布有了明顯的增加。
【鏈接】
大花杓蘭,因其形狀酷似一個口小肚大的囊袋,又名“大口袋蘭”。花體呈紫紅色,花朵直徑5至6厘米,是中國野生蘭花中觀賞價值非常高的一種蘭花,被譽為“中國北方地區最美麗的蘭花”,是國家二級保護植物。大花杓蘭對生長環境的要求嚴苛,只有滿足充足的水分供應、排水良好的土壤、晝夜溫差大、空氣濕度大且空氣流通好等條件時才能生長良好。
(河山新聞記者 呂慧 趙曉剛 通訊員 藺媛媛 萬少欣)
編輯:劉穎莉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