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蔚縣以開展解放思想提升年、營商環境攻堅年、招商引資突破年為契機,強化制度建設,細化服務措施,推動各級各部門主動上門、靠前服務,全力抓好企業“服務清單、訴求清單”落實見效,著力構建尊商親商安商護商環境。
以制度建設為根本,建立閉環工作體系。出臺《蔚縣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若干措施實施細則(第二版)》等文件,對“雙清單”任務目標、具體措施、責任單位等事項進行明確。結合業務崗位大練兵“大學習、大比武、大提升”活動開展,組織發改、住建、行政審批等部門對1775項政務服務、公共服務等事項進行梳理,形成縣級“三張目錄”清單和193項行政備案事項清單,通過省級政務服務平臺、縣級政府信息公開平臺等形式向企業公示。由縣優化營商環境領導小組辦公室牽頭,下發《關于征求進一步優化蔚縣營商環境建議的通知》,組織23個行業主管部門、22個鄉鎮每周遍訪2.7萬家企業和個體商戶,并征求2000余名社會監督員建議,梳理企業運營、融資貸款、政務服務等7類69條企業主體訴求,辦結67條,辦結率97.1%。
以主動服務為導向,注重全域跟蹤管理。縣委書記、縣長將印有電話、郵箱的名片送到企業,以上率下抓服務、優營商,針對市場主體服務訴求,縣委常委會定期聽取匯報進行研究,明確3日內拿出解決方案,限期辦結,同時,以“企業家早餐會”“招商和項目建設晨會”為平臺,分管縣處級干部、相關部門和屬地鄉鎮負責人集體會商、及早解決。掛牌成立“企業服務中心”,開辟線上“一窗通”、線下“一條龍”、銀行“自助辦”3種企業開辦途徑,依據企業債權債務情況,劃分簡易注銷和普通注銷2個類別。設置“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專區”,采取“虛擬審批+聯審會辦”“優化流程+并聯審批”“精減材料+告知承諾”的方式,加快項目落地。開展“服務不說不”行動,在縣直服務窗口、鄉鎮綜合行政服務中心、村級綜合服務站設立“黨員服務先鋒崗”800余個,設置“服務不說不、滿意百分百”“馬上就辦、辦就辦好”等宣傳標牌,讓黨員干部在服務一線亮身份、作表率,營造“人人都是蔚縣名片,事事關乎蔚縣發展”的服務氛圍。
以末端督辦為重點,推動惠企措施落實。召開全縣政治性警示教育暨優化營商環境大會,邀請國務院“放管服”改革專家組成員、國家營商環境發展促進中心專家授課,對近年查處的4起典型案件進行通報,以理論授學和身邊案例相結合的方式,對全縣黨員干部進行警示警醒。由紀委監委制作“碼上監督”微信二維碼,與“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蔚縣網上信訪投訴平臺”構成線上監督平臺,全天候接受市場主體投訴監督。在全市打造試點,探索“四為干部”評判機制,對投訴和反映服務市場主體不作為、亂作為、慢作為的單位和個人,掛“不落實單位”和“不落實干部”牌子;對主動作為的,廣泛宣傳表彰,具備任職資格、符合相關程序的,大膽提拔重用。將營商環境納入領導班子績效考核指標體系,綜合運用日常“三重”考核、末位淘汰及亮點晾曬、打擂比武等考評機制,考準考實服務實效,并將考核結果與干部任用、職級晉升、評先評優、薪酬績效“四個直接掛鉤”,傳導責任壓力,激勵擔當作為,推動工作落實。
(河山新聞記者 王宋平 通訊員 藺媛媛 蘇海濤)
編輯:劉穎莉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