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時節,張家口涿鹿縣武家溝鎮長疃村,祥泰興養殖專業合作社內的標準化養殖大棚,一只只肥壯的鴨子正在悠閑地散步、覓食。
養殖場工人曹清正忙著喂食,撿蛋。“這些鴨子表面看起來和普通的鴨沒什么區別,但他們卻是北京鴨。像全聚德、大董、九花山等中高檔烤鴨店專用北京鴨的‘父母代種鴨’。”曹清說。
這就是涿鹿縣引進的北京首農食品集團的養鴨項目,該項目以“公司+合作社+農戶”模式建起鴨孵化養殖基地,為當地農民穩定增收和鄉村振興注入了新動力。
北京鴨緣何“飛”進長疃村?這得從2019年說起。長疃村背靠黃羊山,南臨桑干河,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通過多方招商引資,北京首農食品集團旗下的金星鴨業有限公司負責人來涿鹿縣多次考察,最后決定將養殖孵化基地作為“一村一品”產業扶持項目進行落戶。
合作社占地39.86畝,建成蛋種鴨養殖圈舍11棟、孵化車間2棟、飼料倉庫1棟,現有產蛋鴨群2.1萬只,年產商品代種蛋350萬枚。
祥泰興養殖專業合作社經理栗有芬告訴記者:“實際運營中,合作社采用‘公司+基地+農戶’的運營模式,吸引村民投資入股,帶動農戶增收致富。項目建成以來,合作社吸納扶貧資金共計270萬元,向當地村民提供固定就業崗位30個,臨時用工崗位100余個,使當地農戶不離家園就能走向致富之路?!?/p>
下一步,合作社計劃加大總投資額,建設兩個以上北京鴨父母代種鴨養殖場,結合現有養殖場,建設14700平方米父母代種鴨圈舍,以及相應附屬配套設施2000平方米,計劃養殖種鴨10萬余只,規劃屠宰場及蛋品加工場,形成真正產供銷一條龍企業。
“在養殖場干活兒很輕松,離家又近,每天工作8個小時,喂鴨、上料,打工照顧家兩不誤,挺好!”村民王俊福對這份工作很滿意。(河山新聞記者 呂慧 通訊員 朱文君)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