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秋收時節,張家口涿鹿縣大堡鎮上沙河村的村民正在采收玉米,從2020年開始,他們就將玉米銷售給村后山腳下的生豬養殖基地。養殖基地以綠色生態、循環農業為理念,不僅出產綠色生豬產品,還為村民種植蔬菜提供有機肥料。國慶假期,記者前往基地一探究竟。
經過嚴格的消毒程序,記者進入到養殖基地內部,與想象中的養豬場不同,這里依山而建,環境清幽,路面干凈整潔,車間鱗次櫛比,自動投喂、清潔、控溫設備一應俱全,儼然一座現代化的農場。沿著山路向前,一條開闊的山溝映入眼簾,只見上百頭豬正在覓食、散步,山溝兩側砌筑了十余個窯洞作為豬舍,工人們正在一旁清掃。
“這是我們的生態豬運動場,它們吃的是糧食,每天有足夠的運動時間,依照自然周期生長發育,直到出欄,這樣出產的豬肉口感好、營養價值高,非常受消費者歡迎?!别B殖基地的負責人周大偉一邊向記者介紹,一邊向山溝里投擲新鮮的胡蘿卜,群豬爭搶的場面好不熱鬧。
據了解,該生豬養殖基地投資2500萬元,車間存欄量10000頭,建成區占地面積150畝,年出欄量可達16000頭?!肮咀畛踹x址時,縣里鎮里給了我們很大幫助,不僅為我們跑辦前期手續,還利用鄉村振興資金提供了部分車間廠房。”周大偉說。經過2年的發展,企業已在本地生豬市場站穩腳跟,而發展循環農業、助力鄉村振興的構想,也在一步步推進。
“目前我們為村民免費運送豬糞肥料,同時建設發酵池和運輸管網,輻射面積能夠達到4000畝,明年春種時,周邊村民不僅可以節省一筆肥料開支,種植出的玉米也都由公司進行收購。此外,我們還聘請了幾戶村民到養殖基地工作,每戶年增收8萬元。”周大偉介紹說。隨著企業生豬養殖規模不斷擴大,帶動周邊鄉村發展的動力和能力也不斷增強。下一步,周大偉計劃通過“公司+農戶+村集體”合作的生產經營方式,帶動村民參與生豬養殖,種植有機蔬菜,發展生態觀光等業態,在上沙河村建成田園綜合體,讓村民致富增收之路越走越寬。(記者 王棣 通訊員 朱文君 溫利東)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