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張北縣被評定為全省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網絡建設示范地區以來,不斷優化完善了居家、社區、機構三類養老服務形態的功能定位,推動三類服務形態貫通協調、相互銜接。
鞏固居家養老基礎作用。完善老年人床邊、身邊可感可及的養老服務政策措施,開展老年人家庭成員照護技能培訓。積極培育專業化服務機構,鼓勵社區和家政、互聯網平臺企業等上門提供老年助餐、助浴、助潔、助行、助醫、助急等多樣化服務,更好滿足居家照護服務需求。加快推進家庭適老化改造,加強無障礙環境建設。張北縣智慧養老信息平臺開通了12349智慧養老服務熱線,實現了居家養老服務的線上、線下運營管理,已為3454名老年人提供上門服務82668次。2024年,全縣完成特殊困難老年人家庭適老化1200戶,提升了老年人居家養老的安全性、便利性,最大限度滿足其居家生活照料、起居行走、康復護理等需求,微改造服務了大民生。
強化社區養老依托作用。擴大社區養老服務有效供給,依托社區為居家養老提供有力支持。發展嵌入式社區養老服務,大力培育專業化、連鎖化、品牌化運營的社區養老服務機構,整合周邊場地設施等資源,推行“社區+物業+養老服務”,增強專業照護、日間照料、康復護理、上門服務等能力。目前已建成33個社區日間照料站,其中5個依托轄區內養老機構、其余28個為社區運營。成立張北縣社會工作服務總站,建立了132名鄉鎮社會工作者組成的服務團隊,為低保對象中的3400余名特殊困難老人開展關愛照護服務。以花園街辦事處為試點,在四個街道辦事處和義合美新城建設具有社會工作室、日間照料站、文化娛樂中心、幸福食堂、暖心驛站等“多位一體”的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實現老年人“家門口”養老。
優化機構養老專業支撐作用。根據服務對象和設施條件,因地制宜推進養老機構分類改革,調整完善供給結構。兜底保障型養老機構主要收住特困老年人和經濟困難失能老年人等;普惠支持型養老機構面向全體老年人開放,由設區的市級政府制定支持辦法,加強收費引導管理;完全市場型養老機構實行充分競爭、優質優價,滿足老年人多樣化需求。目前,全縣共有養老機構16家。其中,全縣已建成公辦養老機構6家,共有床位457張,入住老人313人;民辦老年機構10家(二星級5家、一星級1家),共有床位696張,持續增加機構養老服務供給。
(孫琳 任民)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