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 統籌施策
今年以來,張北縣因地制宜,統籌施策,不斷夯實知識產權事業發展基礎,為全縣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知識產權保護社會滿意度進一步提高。
積極構建知識產權保護大格局
張北縣認真貫徹落實國家、省、市知識產權戰略重大決策部署,不斷加強知識產權保護體系機制建設,制定印發了《關于強化知識產權保護的實施意見》《2023年知識產權行政保護工作方案》《2023年知識產權運用促進工作方案》;同時建立健全了聯席會議制度,由縣政府主管副縣長任召集人,縣委宣傳部、檢察院、市場局等11個部門為成員單位,定期組織召開聯席會議,研究制定和組織實施全縣知識產權保護有關政策和措施,統籌推動全縣知識產權保護工作不斷向縱深發展。此外還建立了知識產權辦案團隊,抽調經驗豐富的檢察官專職負責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工作,確保職責清晰,履職到位。
加速推動知識產權創造與運用
張北縣政府著力解決全縣推進知識產權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激發市場主體創新動力,給與經營者傾斜政策和經費支持,全縣商標專利質量穩步提升。今年新增注冊商標72件,新申請229件。截至目前,全縣有效注冊商標2045件,其中張北馬鈴薯、張北莜麥、張北莜面獲得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今年新授權專利52件,新申請專利15件。現在,全縣授權專利達到253件,其中發明專利57件、實用新型專利172件、外觀專利24件,涵蓋新能源、大數據、高端裝備制造和現代農業發展等多個領域。全縣發明專利萬人擁有量達到1.85件,較去年提升1.27件。
為推動創新主體專利轉化實施,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深入企業,了解企業知識產權轉化難點堵點,召開“銀企對接會”,幫助企業拓寬融資渠道,對癥解決資金短缺問題。相關部門干部走訪企業100余家,與各金融機構溝通對接10余次,組織召開質押融資政策培訓會3次,銀企對接會5次。今年以來,全縣共實現專利轉化176次,轉讓次數位列全市前列,專利轉化取得新成效。目前,共推動3家企業與銀行簽訂知識產權質押貸款合同,融資金額2566萬。推動3家企業與銀行達成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意向,企業已提交相關材料,銀行正在審核。以上6筆知識產權質押融資貸款全部完成后,將實現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總額及融資企業家數“兩項數據”的新突破。
全面強化知識產權保護
強化打擊懲治。聚焦食品、藥品、家用電器、裝修裝飾等重點產品,以商場超市、專業市場、網絡交易平臺等為重點,嚴厲打擊各類知識產權侵權、假冒等違法行為。今年以來,共立案查處侵犯知識產權案件3起,已結案2起,正在查辦1起;上報市局專利侵權案件線索3起,形成了有力震懾。
強化培訓提升。該縣將知識產權保護列為干部年度培訓重點內容,到現在累計開展知識產權保護培訓6次,參訓人員達400余人次。
強化宣傳引導。圍繞“加強知識產權法治保障,有力支持全面創新”主題,利用“4.26”知識產權保護日、“3.15”消費者權益保護日、“5.20”計量日等重點時間節點,深入開展知識產權“五進”宣傳活動,營造了全民尊重知識產權的濃厚氛圍。
下一步,張北縣政府將在加快高價值專利培育、強化知識產權服務能力、知識產權工作保障方面采取有力措施,不斷加強知識產權全鏈條保護,筑牢知識產權領域安全屏障。(記者 郭雅瓊 通訊員 孫占峰)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