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口新聞網訊 “我們家離廣場、公園都比較遠,大多數時間都待在家里,孩子們能玩的地方很少。現在家門口建起了‘口袋’公園,雖然不大,但有健身器材,也有休閑座椅,大家在一起聊天、鍛煉身體,真是太高興了!”家住昌盛東街的居民李俊林笑著說。
去年以來,張家口陽原縣住建局園林綠化管理中心持續推進‘口袋’公園建設,利用邊角地、廢棄地、閑置地等先后建設了東苑園、福祉園、育才園、華府苑、海棠園、勞動公園共6個口袋公園,隨著口袋公園相繼落地見效,在不斷刷新縣城“顏值”的同時,也成為廣大居民親近自然、擁抱綠色的休閑好去處。不僅實現了縣城土地資源的精細化利用,還創造了良好人居環境,提升了居民生活的幸福指數。
“口袋公園”在建設過程中充分考慮到不同年齡段人群的休閑需要,做到感官多彩與功能多樣的共生并存。作為一件件袖珍靈動的“縣城盆景”,做到了多元設計,有涼亭、休閑座椅、文化墻、健身器材、兒童娛樂園等。公園雖小,但很好地對縣城區環境起到點綴作用,讓縣城更有綠意,更重要的是能夠讓群眾就近享受綠地帶來的愜意。
“口袋公園雖小,但群眾使用率較高,從植物修剪到坐凳、廊架等設施維修都需要更加精細化、專業化。目前,正探索科學的方式,在口袋公園的養護上下功夫,讓其實用、耐用,長久發揮綠化、美化、便民、惠民的作用”。園林綠化管理中心主任龍延軍如是說。
各具特色的“口袋公園”已經成為城市提升綠色生態文明的一大亮點,家門口這份“綠色福利”向百姓傳遞出更多“小確幸”。不僅創造了良好的人居環境,更讓縣城建設更有溫度、更有質感、更有內涵。(記者 郭雅瓊 通訊員 韓新華)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