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新紡織品洗滌產業園
張家口新聞網訊 走好鄉村振興之路,黨建引領是根本。近年來,張家口宣化區河子西鎮有效發揮組織優勢、整合黨建資源、凝聚基層力量,在產業發展、民生保障、人居環境改善、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近日,該鎮黨委書記王棟就如何抓黨建促鄉村振興話題接受了張家口日報記者采訪。
記者:基層黨組織是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主心骨,河子西鎮在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方面有哪些經驗做法?
王棟:我們以村“兩委”換屆為契機,選拔任用了一批能干事、肯干事、會干事、干成事的黨員干部擔任村黨支部書記,積極吸納致富帶頭人,帶領農村黨員群眾積極投身項目建設和鄉村治理一線。與此同時,積極發揮12支鄉村振興工作隊的幫扶優勢,完善村莊規劃、 優化產業布局、整合各方資源、爭取政策扶持,不斷提升鄉村發展質效。評價考核方面,建立起村黨支部書記、工作隊崗位目標責任制,要求工作隊每周至少到村工作2次,每月至少參加1次黨員大會或村民代表會議,謀劃落實好“每月一事”,把抓發展、促增收作為支部書記、工作隊年度考核重要內容。
記者:產業發展是鄉村振興的關鍵,河子西鎮在發展主導產業方面有哪些謀劃和舉措?
王棟:河子西鎮立足宣化區西新區的定位,積極發揮城郊區位和土地資源優勢,全面實施“一區三帶”戰略。“一區”即打造精品高端商住區,“三帶”即建設康養文旅休閑帶、 公路沿側產業融合發展帶、濱河特色農業帶。 根植河子西鎮種植業基礎良好、市場廣闊的傳統,經過科學謀劃和實踐探索,重點打造了“金、白、紫、綠、紅”五色農業品牌,“金”即朱家莊鮮食糯玉米、“白”即陳家莊牛奶葡萄、“紫”即大房子紫皮大蒜、“綠” 即下八里大棚錯季蔬菜、“紅”即陳家莊尜尜棗,以特色農業為引領, 幫助農民增收致富。在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方面, 著力推進阿里巴巴云計算大數據中心河子西園區、 張家口浣新紡織品洗滌產業園、 天籟谷生態旅游度假區、陳家莊村傳統葡萄園農業文化遺產地等園區的建設和運營,培強壯大數字經濟、高端服務、文化旅游等新興業態。
記者:河子西鎮邁出了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的堅實步伐,下一步工作還將側重哪些方面?
王棟:下一步,我們將繼續發揮好黨建引領作用,立足自身優勢主動融入宣化全區發展大局。進一步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強化學習培訓,充分激發黨員干部和駐村工作隊的主觀能動性,繼續謀劃好項目,力爭走出“一村一品”的發展道路。打造民生福祉新高地,抓好美麗鄉村建設、集中供暖改造、九年一貫制寄宿學校建設等工作,促進全鎮基礎設施建設和社會事業發展,同時借助部分區域納入宣化主城區發展規劃的契機,加快城鎮化步伐,不斷增強群眾的幸福感和滿意度。(記者 王棣)
激發“紅色”新動能 共建美麗“西新區”
———宣化區河子西鎮黨建引領鄉村振興工作紀實
宣化區河子西鎮緊緊圍繞鄉村振興戰略總要求,立足宣化區西新區的發展定位,以打造產業高地、生態綠地、文化名地、旅游勝地、康養福地為目標,有效發揮組織優勢,全面整合黨建資源,充分凝聚各方力量,不斷激發奮進動力。在全鎮上下的不懈努力下,一幅“經濟強、產業興、生態美、百姓富”的鄉村發展新畫卷正在河子西鎮徐徐鋪展。
宏達冶金機械有限公司
抓黨建 “紅色引擎” 添動力
河子西鎮下轄12個行政村,18000余人,緊鄰宣化主城區和張宣公路,區位優勢突出, 農業資源豐富。在鄉村振興戰略的引領下, 如何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益的發展, 河子西鎮黨委將目光聚焦在作為鄉村 “領頭雁” 的基層黨員隊伍,著力提升基層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為全鎮各項工作護航筑堤。
推動鄉村振興, 關鍵在黨, 關鍵在人。 河子西鎮以基層組織換屆為抓手,按照相關程序要求,全部行政村實現了書記、主任 “一人兼”,同時吸納優秀黨員干部、鄉村致富帶頭人等先進典型進入村 “兩委”。年輕化、規范化、專業化的干部隊伍,為服務農村群眾、助力鄉村振興提供了堅強保障。
思想武裝頭腦, 理論指導實踐。 河子西鎮黨委將黨員干部思想素質提升作為一項基礎工程抓緊抓實。一方面抓好黨委理論中心組學習和黨員干部日常學習,重點圍繞法治建設和廉政建設兩大任務,通過制度化、 經常化的學習, 推動黨的創新理論成果入腦入心,不斷提高黨員干部的理論水平和政治素養。 另一方面充分結合黨史學習教育、 “三基”建設年和“抓抗惠保促”、“相約冬奧———扛紅旗、 當先鋒” 等活動, 在具體實踐中推動全鎮黨員干部敢擔當、干實事、解難題,大力鍛造政治過硬、能力出眾、作風一流的基層黨員隊伍。
派駐在河子西鎮的12支鄉村振興工作隊是十分重要的黨建資源和工作力量。 在鎮黨委的統籌管理下,12支工作隊積極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利用自身優勢, 深入鄉村一線, 對接村民需求,配合村黨支部共同謀劃振興之路,促進產業發展,取得優異成果。諸如,舊李宅村工作隊通過招商引資,盤活晟滿倉儲閑置資源資產,將村集體資產3000多平方米倉儲冷庫及常溫庫全部出租,年可增收23萬元。疊加現有產業,該村今年集體經濟收入預計可達60余萬元。
興產業 融合發展提效力
產業強則經濟強,產業興則鄉村興。河子西鎮將發展產業作為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支點,經過科學定位和全面謀劃,該鎮確立了“一區三帶”發展戰略。一區即“精品高端商住區”,利用宣化西郊區位優勢和部分區域納入宣化主城區發展規劃的契機,加快城鎮化建設步伐,帶動相關產業發展。“三帶”即以生態資源、特色農業等為依托建設康養文旅休閑帶,以商貿物流、倉儲、大數據、高端洗滌服務等產業為基礎建設公路沿線產業融合發展帶,以農產品種植加工為依托建設濱河特色農業帶。
“一區三帶”發展戰略的實施,進一步拓展了河子西鎮的發展空間,對于豐富產業結構、 延長產業鏈條的促進作用日益凸顯。 如今,河子西鎮的產業發展迎來了黃金期。 天籟谷生態旅游度假區、陳家莊村傳統葡萄園農業文化遺產地改造提升等文旅項目提速開發, 親子樂游、康體健身、養生享老、農業觀光等功能日益完善,天籟谷景區年接待游客量有望在今年突破10萬人次,具有河子西鎮特色的文旅產業集群正在加速形成。阿里巴巴云計算大數據中心河子西園區進入建設階段,為發展數字經濟筑牢支撐載體。 張家口浣新紡織品洗滌產業園加快建設, 全力打造輻射京津冀晉蒙五省市的高端洗滌清潔服務平臺。 潤佳電商物流園即將竣工,這座服務藥品經營企業的標準物流倉庫,通過信息化、 網絡化技術實現現代化管理,產業優勢明顯。宏達冶金、賽特熱處理、昌通環保等工業企業穩步發展, 以強有力的產業支撐促進集體增收、村民致富。
農業發展方面, 河子西鎮結合村情實際,全力打造 “金、白、紫、綠、紅”五色農業品牌。“金”即朱家莊鮮食糯玉米、“白”即陳家莊牛奶葡萄、“紫”即大房子紫皮大蒜、“綠”即下八里大棚錯季蔬菜、“紅”即陳家莊尜尜棗。 這五種極具河子西鎮特色的農產品,品質上乘、 附加值高、市場廣闊,經過重點培育和產業運作,已經成為該鎮種植業的拳頭產品。 隨著相關資源持續投入,五色農產品的種植規模不斷擴大,恒溫儲存庫、農業采摘園、葡萄酒莊園等配套設施及相關服務業態先后建成投產, 河子西鎮的五色農業品牌正在向著高端專業化的道路邁進。
惠民生 共建共享聚合力
舊李宅村晟滿倉儲
民生保障程度如何,公共服務質量怎樣,關系著農村百姓的福祉,彰顯著鄉村治理水平。在黨建引領鄉村振興工作中,河子西鎮以提升群眾獲得感、幸福感為目標,持續優化人居環境,不斷加大資源投入,落地落實各項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工作的同時,圍繞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期待和要求,進一步促進鄉風文明,提升治理效能,建立起共建共享的鄉村治理模式,不斷提升推動鄉村振興的內生動力。
河子西鎮堅持因地制宜,深入實施人居環境整治工程,垃圾治理、廁所改造、村容村貌提升等工作不斷取得新突破。2021年,共清理垃圾74000余立方,完成廁所改造511戶,繪制鄉村文化墻2260平方米,基本達到了全鄉無垃圾堆放、無污水橫流、無雜物擋道,人居環境得到明顯改善。與此同時,該鎮緊抓清潔取暖改造契機,積極推進 “煤改氣”工程和平房接入集中供暖,進一步凈化空氣,美化環境。在此基礎上,今年以來,該鎮持續推進道路硬化、美化,完善文化中心、便民服務中心等基層陣地建設,加快推進九年一貫制學校建設、河子西村整體搬遷項目、朱家莊村美麗鄉村建設等重點工程,不斷提升城鎮化水平和建設質量。
加快建設生態宜居美麗家園的同時,河子西鎮不斷提升農村治理水平,通過制度建設和監管提質,強化農村集體 “三資” 監管力度,維護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的合法權益。社會治安、安全生產、信訪穩定、網絡安全、疫情防控等工作也在有條不紊推進。 善治之下,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也讓河子西鎮居民的安全感和滿意度不斷提升。
為進一步激發群眾參與鄉村治理,推動鄉村振興的熱情,河子西鎮深入開展“陽光工程”,強化文化隊伍建設, 實施農民素質培訓等工作,通過多種形式的宣傳帶動,不斷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提升村民技能素質,在潛移默化間將共建共護美好家園的價值觀念傳遞到群眾心中,越來越多的村民將思想觀念轉變為實際行動,積極投身鄉村治理和產業發展各項工作當中,為 “大美河西”的壯麗圖景增光添彩。
(記者 王棣 通訊員 郭曉東)
【專題】強國復興有我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