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凈衛生的環境,人性化十足的服務,數字化“智慧公廁”……近年來,橋西區始終立足群眾需求,在精細管理、硬件配置、軟件升級上下功夫,切實加強全區公廁環境品質和管理水平。如今,走在橋西的大街小巷,綠樹掩映下、亭臺樓宇間,一座座設計風格美觀、與周圍環境相契合的公共衛生間不僅讓人眼前一亮。
長效機制保障公廁日常管理
據統計,橋西區城區現有水沖公廁119座、農村區域現有水沖公廁61座、衛生旱公廁39座。主城區公廁密度已達到5座/平方公里,人流量集中區域已形成“8分鐘如廁方便圈”。
為推進全區公廁管理工作提質增效,橋西區建立起“逐級網格化包聯”的長效管理機制。
區委書記尚秀偉帶領各相關單位負責人每周定期進行公廁調研,查找問題、建立臺賬,清單式推進問題整改。在日常管理上,公廁管理處要求相關責任人認真履行管理、維護、監督職責,加強日常管理維護,并嚴格落實“定人、定責、定質量”的公廁衛生保潔機制。同時,按照“便于管理、精簡高效”和“全覆蓋、全管理”相結合的原則,橋西區建立四級“網格化”管理運行模式,主要領導、分管領導、各股長、各股員與公廁管理員構筑起嚴密的監督檢查管理體系,從根本上杜絕便池蹲位不清潔、異味重、垃圾多等公共廁所運行過程中易出現的問題。
硬件升級讓“方便”更方便
近年來,該區持續推進廁所改造工作,優化外觀設計,完善硬件配置,設置第三衛生間,將公廁升級成“景”的同時,讓市民“方便”更方便。
第三衛生間內,成人與兒童坐便位、洗手盆,可折疊嬰兒多功能臺、兒童安全座椅、安全抓桿、掛衣鉤等設施一應俱全,可以滿足親子家庭、老年人、殘障人士等不同人群的個性化需求,盡顯人文關懷和人性化服務。與此同時,第三衛生間內設有呼叫器,一旦遇到困難,市民可以第一時間尋求公廁管理員的幫助。
為不影響公廁白天正常使用,一般在夜間或人少時進行設備維修和更換,使該區公廁時時處于良好狀態。并建立和完善設備檔案,對設備檔案進行有效地動態管理,修舊利廢,合理更新,規范供配電維修管理工作,確保正常安全用電。
數字化管理提升公廁品質
該區實施“智慧+公廁”計劃,通過數字化管理,提升公廁品質,為市民提供更多方便。
通過“張垣公廁導圖”微信小程序,市民在手機上便能查詢到公廁的位置、開放時間、衛生情況、使用情況等信息。與此同時,市民走進公廁,還可以在墻面上懸掛的智能公廁引導系統屏幕看到濕度、溫度、PM2.5等環境指標。
“下一步,我們還將進一步引入信息化智慧化手段,安裝人流量監測、空氣質量檢測、廁位引導信息發布顯示屏,增設人臉識別取紙等智能化設備,通過作業管理、人流分析、預警保修等模塊,實現數字地圖APP點位檢索導航、設備智慧管理和信息互聯互通。”橋西區公廁管理處相關負責人說。(記者 趙彩芬 通訊員 高陽)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