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岸麗城小區居民正在使用智能充電設施為電動自行車充電。 管建霖 攝
張家口新聞網訊 近來,張家口橋西區水岸麗城小區居民趙桐發現,擠在樓道里的電動自行車不見了,從住戶家拉出的電線也沒有了,樓道里寬敞也安全了。原來,小區新改建了充電車棚,方便電動自行車存放和充電。據悉,今年以來,橋西在全域網格化配建電動自行車、 電動汽車智能智聯充電樁和充電站,逐步實現全區離散充電配建全覆蓋,從根本上解決車輛充電難問題。
7月12日上午, 水岸麗城小區居民劉女士先在充電裝置前刷了卡,隨后按下了3號鍵,在對應的3號插座插電即開始給電動自行車充電,整個操作過程不超過10秒, 頗有些 “高科技”的味道。 “這充電車棚確實很方便,解決了之前推車上樓或 ‘飛線’的安全隱患。”劉女士說。
據介紹,像這樣的充電車棚,在水岸麗城小區共有5個,基本可以照顧到每棟樓的居民。南茶坊社區黨委書記王愛萍介紹,充電車棚可同時容納80輛電動自行車充電,收費標準按照使用電量進行繳費, 每充一次電, 消費大概1元左右,充滿后自動斷電,安全有保障,小區居民不再為電動車存放和充電發愁。
水岸麗城小區的充電車棚不是個例,智能智聯充電樁在橋西區如雨后村筍般涌現。今年,橋西區按照 “科學規劃、合理布局、適度超前、有序建設”原則以及可持續發展的 “互聯網+充電基礎設施”體系,優化站址選點150個,在全區商場、主要小區、街道、學校、醫院等地網格化建設智能智聯充電樁。 截至目前, 已安裝站點61個、 智能充電設施178臺, 面向市民全部開放使用。該區計劃利用3年時間,在全域安裝電動自行車充電樁1萬臺、 電動汽車充電樁1萬臺,直流汽車充電站10座,打造成全省首個全域智能智聯充電樁覆蓋示范區。(記者 管建霖 通訊員 高陽 包曉玲)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