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部分企業因被列入異常名錄受到信用約束而無法獲得貸款、無法參與招投標,生產經營出現困難。為減少信用異常對企業的影響,6月,張家口橋東區多舉措服務市場主體信用修復,助力市場主體高質量發展。
打造信用修復“新樣本”。橋東區創新“線上+線下”雙向受理模式,除在辦公場所設立信用修復受理點外,公布了網上受理電子郵箱,推進信用修復便利化。同時,進一步提升信用修復審核速度,對資料齊全的市場主體,全部“即刻辦理”,讓市場主體辦事快、少跑路。今年已累計為企業進行信用修復187條。
提供快速修復“金鑰匙”。依托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進行篩選,準確判別需要進行信用修復的市場主體,主動告知提醒,對有需求的市場主體分批次開展集中培訓,培訓后直接現場集中辦公進行修復。通過集中辦理、現場審核、立即修復的方式,提升企業獲得感。今年已組織開展集中培訓2次,現場集中信用修復13戶。
創新容缺受理“新舉措”。在農專社領域試點推行“容缺辦理+告知承諾”服務模式,將以往“材料齊全再受理”的傳統模式變為“邊受理邊完善材料”的模式,在市場主體履行相關義務、提供必要材料的前提下,作出按時補齊材料的承諾后,先行進行修復,激發市場主體活力。目前已為2家農專社辦理容缺受理,回復咨詢20余次。
做好企業失信“吹哨人”。在執法監管中,橋東區堅持教育為主,主動引導企業建立完善管理制度,及時規避法律及政策風險;并通過失信案例,及時警醒企業樹立正確的經營理念,堅持遵規守法、誠信經營。(河山新聞記者 馬明明 通訊員 張河)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