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口新聞網訊:懷來縣土木鎮西辛堡村的清晨,陽光明媚,藍天上飄著大朵大朵的白云,空氣中混合著泥土的清香,大自然的味道讓人倍感舒適。村民侯建軍在官廳水庫國家濕地公園的值班室里,和值守的同事們守在電視機前,關注著黨的二十大新聞。
十年前,侯建軍只是一名普通的農民,每天守著家里的十幾畝地生活,這些地一大部分在官廳水庫旁邊的灘涂上,算不上肥沃,主要種植好成活的玉米。那時,村里家家戶戶都養著牛羊,各家各戶門前都堆著柴垛,泥土路上清晰可見牛羊踩出的腳印,空氣里散發著牲畜糞便的臭味。
后來,在“首都兩區”建設中,官廳水庫周邊生態環境得以恢復,建設起官廳水庫國家濕地公園,包括西辛堡村在內的十幾個村都納入了環境改造范圍。
“環境好了能當飯吃?”當時,村民們很不解。如今再走進西辛堡村,道路寬闊,街巷干凈,路燈明亮,綠樹蔥蘢,花草掩映,民居院墻粉刷一新,健身小廣場一個接著一個,新農村田園畫卷展現在人們眼前。
自從濕地公園建好后,不僅成為本地人休閑游玩的好去處,也吸引了北京游客紛至沓來。西辛堡村是進入濕地公園的必經之地,每到節假日,游人如織,周邊村莊的水果銷售一空,不少村民還開起了飯店,在家門口就能掙錢。
侯建軍說,以前的生活模式是種地和外出打工,現在他家十幾畝土地進行了流轉,拿著土地流轉費又在官廳水庫國家濕地公園打工當保安,每個月有固定的工資,收入比以前翻了兩三倍。家里留下的半畝多地種植葡萄,成了他閑暇時光的樂趣。他感慨地說:“環境好了,可不就是端上了金飯碗,現在的好日子都是綠水青山換來的!”記者 趙娜 通訊員 高成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