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時節,行走在懷安縣北莊堡村的酸棗種植基地,只見一畦畦酸棗樹苗生機勃勃,新生長的樹冠茂密地舒展著枝條,一顆顆果形飽滿、皮薄肉厚的酸棗掛滿枝頭,村民們抓緊采摘、晾曬,喜迎豐收。正在種植基地查看酸棗長勢的河北省中藥材產業體系首席專家謝曉亮介紹,今年基地通過營養杯育苗法,培育酸棗苗100多萬株,新增酸棗種植面積2500多畝。
近年來,懷安縣緊抓鄉村振興發展機遇,成功引進了中藥材(酸棗)種植項目,以龍頭企業為產業支撐,重點打造懷安縣酸棗產業基地,并依托相關科研院所和行業協會為酸棗產業保駕護航。項目計劃發展酸棗基地5萬畝,酸棗仁總產量1000噸,可實現酸棗仁產值5億元,另外酸棗肉、酸棗核、酸棗葉的綜合利用可實現產值2億元。懷安縣充分發揮政府規劃引導、政策激勵和組織協調作用,出臺《關于加快中藥材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等有關政策,按照扶大扶優扶強的原則,制定優惠政策,積極營造中藥材產業發展的良好環境。進一步調整種植業結構,制定了以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科技進步為支撐的遠景規劃,推進縣域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力促農業結構成功升級,力爭建設5萬畝高品質道地藥材產業基地和種源供應基地,為群眾增收蹚出一條長效、安全、綠色新路徑。
“根據當地的自然條件,我們引進了全國各地酸棗種質資源,包括珍珠系列、靜心系列等40多份穩定的新品種進行試種,從中篩選更適宜懷安發展的新品種?!敝x曉亮告訴記者,隨著酸棗的試種成功,種植基地的專家們已開始精選適合懷安縣本地生長的優質品種,全力推動規?;N植。在種植過程中,通過選用適合當地土地條件的產業種植模式,以每畝150株、220株、330株等多種栽培模式,實施機械化種植管理。針對鄉村技術勞動力缺乏的現狀,企業還積極培育專業化托管隊伍,對生產環節進行專業化管理。
(記者 郝大釗 通訊員 高景山 王曉燕)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