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系統記述習近平同志在正定工作經歷的圖書《讓群眾過上好日子——習近平正定足跡》正式出版發行。
1982年3月至1985年5月,習近平同志在河北正定工作,先后任縣委副書記、縣委書記。任職期間,他和正定人民“一塊苦、一塊過、一塊干”,對正定傾注了極大的心血和情感。
河北日報為您精心整理了本書中的精彩故事,重溫習近平正定足跡!
▌主持制定“六項規定”
1983年7月的一天,在正定縣農村的一條土路上,一輛吉普車陷在泥濘里。習近平帶著幾名干部正下鄉調研。
一名干部見村民走了過來,便請他幫著推車。不料,見是當官的,村民不僅不推,嘴上還罵罵咧咧,繞行而去。
這名干部正要發火,一旁的習近平一把拉住他說:“群眾為什么罵人?應該反思我們自己。”
黨風的好壞,決定人心的向背;人心的向背,不但決定著社會主義建設的命運,也決定著黨的命運。到正定一年多了,習近平一直在思考干部作風問題。
1983年10月,正定縣新的縣委領導班子在機構改革中產生,習近平任縣委書記。
打鐵還需自身硬。為更好地開創正定縣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局面,他提出,縣委要認真改進領導作風。
1983年12月6日,正定縣委印發改進領導作風的“六項規定”
習近平主持召開縣委常委會會議,專題研究轉變作風,統一縣委班子的思想,下決心解決浮在上面的老毛病,樹立沉到基層的新風氣。
1983年12月6日,《中共正定縣委關于改進領導作風的幾項規定》印發,一共六條內容,被稱為“六項規定”。
“六項規定”一出臺,全縣上下反響強烈。廣大干部認為,這“六項規定”找準了當時突出的作風積弊,為領導干部定下了規矩,形成了制度,具有極強的針對性和重要指導意義,從中可以看出習近平對黨風建設的持續思考和一貫堅持。
▌興起調查研究之風
到正定工作后,習近平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調研。擔任縣委副書記期間,他創建了干部聯系社員戶制度。全縣870多名干部共建立4300多個聯系戶,幫助安排副業發展項目,解決良種、技術、資金、產品銷售等方面的問題。
真正的調研就是要摸到實情,聽到真話。習近平調研一般不打招呼,不讓人家事先準備,而是直接下鄉、下廠、入戶。在正定工作期間,他轉遍了全縣25個鄉鎮、221個村。這一時期正定形成的許多文件和重大決策,都跟這些調研有關系。
1983年10月,習近平在正定縣城大街上臨時擺桌子,聽取群眾意見
習近平認為,以往調研中下面匯報工作存在報喜不報憂的現象,縣委和縣政府要探索一條接受群眾監督、了解真實民意的有效途徑,以便集思廣益。很快,習近平想出了新辦法:“搞問卷調查!”
1984年10月上旬,5600份民意調查表印制出來。
問卷有了,如何調查?除將調查表通過各鄉各單位發放外,習近平提出:“到街上去!”
正定縣歷史上第一次問卷調查正式啟動了。習近平帶著縣委工作人員來到十字大街,擺上桌子和長條凳子,把調查表發放到群眾手中。
1984年10月,習近平在正定縣城街頭發放民意調查表
“民意調查表”,有人拿著表念出了聲,知道是咋回事后,主動湊到習近平前面來拉話,不一會兒,引來眾人圍觀。習近平請大家坐下來聊,當場征詢意見,解答大家的問題。
調查表收集上來后,縣委和縣政府組織專門班子進行分類歸納和綜合分析,寫出了專題報告。在廣泛征求群眾意見的基礎上,正定縣委初步制訂出全縣1985年工作計劃和要抓緊辦的十件大事。
▌開展“效率月”活動
“簡化辦事程序,反對拖拉扯皮。”1984年7月1日,正定縣委辦公樓外掛出了這樣的標語。
在習近平的倡議下,“效率月”活動正式開始。
此前的6月28日至30日,在正定縣召開的縣鄉兩級主要負責人會議上,習近平對開展“效率月”活動進行了動員部署。“效率月”活動圍繞改進機關工作作風,提高黨政工作效率,一抓令行禁止,二抓文風會風,三抓辦事時效,四抓敢于碰硬。
縣委和縣政府領導率先從自身做起。一天,習近平原計劃研究一篇經濟文章的提綱,但這天因事多沒研究,有人勸他改日再說,可他堅持當日事當日畢,從晚上直到次日凌晨一點半才研究完。
縣委領導帶頭,給下屬機關作出榜樣,激發了大家的干勁,提高了辦事效率。
“速度就是效率,協調就是效率,簡化就是效率,責任明確就是效率,最小失誤就是效率,辦一件事成一件事就是效率。”這是習近平對“正定效率”的注解。
“效率月”活動的開展,使廣大黨員干部一掃過去拖拖拉拉的作風,解決了一批久拖不決的問題。
▌剎住吃喝等不正之風
隨著改革不斷推進,出現了鉆改革空子發不義之財、巧立名目大吃大喝等新的不正之風。
“剎住新的不正之風沒有氣勢不行。”習近平說。
吃喝風剛冒頭,在習近平的推動下,縣里就作出規定,機關干部、事業單位干部不準用公款吃喝,單位之間也不準互相宴請。
在習近平倡導下,四菜一湯逐漸成為正定縣待客的標準。接待來客的“正定宴”出爐了,主要是蕎面扒糕、豬頭肉、缸爐燒餅和餛飩,都是當地的特色,物美價廉。
習近平在正定工作時常說,針尖大的窟窿能透過斗大的風,作風建設一定要防微杜漸。他反復強調,一定要做到有令則行、有禁則止,給全縣黨員干部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正定工作期間,習近平向來公是公,私是私,公私分明。他的客人,絕不用公費招待,他那份,連帶客人那份,全都是自己掏錢。
為剎住吃喝風,習近平對自己嚴格要求,對工作人員也嚴加約束。
對于黨內出現的不正之風,習近平態度堅決:“領導干部要帶頭堅持黨的原則,敢于抵制、糾正不良傾向和歪風邪氣,遇事敢抓、敢管,敢于碰硬、敢于負責。”“決不能讓搞不正之風的人得到半點便宜。唯此,才能剎住新的不正之風,做到令行禁止。”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