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童星”張家口歷史名人故事六部原創微電影圓滿殺青
百余名小演員這個暑假體驗“電影秀”
張家口新聞網 8月20日,隨著張家口歷史名人故事原創微電影《涿鹿之戰》拍攝收官,本年度清河影視城杯“家有童星”張家口歷史名人故事六部原創微電影拍攝全部完成。
“家有童星”微電影拍攝由張家口新聞傳媒集團《同學,你最棒》欄目組與張家口日報社教育部聯合推出。在本年度“家有童星”微電影小演員招募中,全市近400余位少年兒童報名,最終110余名小演員參與拍攝,分別在《涿鹿之戰》《詹天佑修建京張鐵路》《王次仲開創“八分書”》《蔡澤拜相》《秦開破胡》《魏象樞》六部張家口歷史名人原創微電影中擔任角色。
今年“家有童星”張家口歷史名人故事原創微電影從撰寫劇本到拍攝全部完成,歷時7個余月。主創劇本團隊從去年底開始籌備深挖張家口歷史文化脈絡,以張家口歷史名人故事為主線,從歷史遺跡、名人故事等多角度全方位編撰劇本,期待通過孩子的表演激活根親“基因”,增強對家鄉的自豪感、榮譽感;導演拍攝團隊多次開會研究,劇目背景、服飾道具,拍攝方式、劇本課內容,為更好展現小演員的靈動與角色特點。
本年度劇目拍攝中,小演員們的年齡從4歲到16歲不等,但他們展現了出色的表演才能,面對攝像機不怯場,背臺詞、表演一氣呵成。尤其在《蔡澤拜相》微電影中,為了更好表現當時的歷史故事背景和人物性情,編劇使用了大量的文言文,拍攝前夕,編導們一度擔心小演員是否能順利記住臺詞并進行很好的演繹,在拍攝時,小演員們流暢的記臺詞功力無一不讓劇組人員連連稱贊。當然,在這背后,是一位位辛勤付出、精心陪伴的爸爸媽媽。
一位媽媽表示:“從報名到面試,從拿到劇本到表演課,從背臺詞到拍攝,我一直陪著孩子,我帶著孩子了解張家口歷史人物故事,分析出演角色的背景,與孩子一起學習、練習,這個活動增進了我們的親子互動,特別有意義。”
另一位家長則表示,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張家口人,我們并不了解張家口的歷史和文化,但通過這次拍攝,我們了解了很多張家口的故事,這是孩子在課本上學習不到的,而且通過讓她演繹和自己現實不一樣的人物角色,解放了孩子天性,鍛煉孩子口才和膽量。
在今年“家有童星”的微電影拍攝中,我們還驚喜地發現了很多“老面孔”,20余位小演員在經過去年的拍攝后,今年第二次走進“家有童星”。一位小演員說出了很多小演員的心聲,“我覺得演電影特別好玩,也很開心,因為還想飾演一個新的角色,就讓爸爸帶我來了。”一位兩次陪孩子拍攝的父親表示:“參與過兩次‘家有童星’的拍攝,感覺這個團隊主創人員、編導們都特別好,有責任心,有親和力,讓孩子增長了很多見識、也認識了志同道合的朋友,期待‘家有童星’再出更多的精品微電影劇本,豐富小朋友暑假生活,明年我還帶著孩子來拍。”(孫琪然)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