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口新聞網訊:出于安全考慮,一些張家口市民在自家門口安裝智能攝像頭。 但鄰居為此不悅,覺得“門外有眼”,天天被監視。
市民朱先生住在一棟鄰街的單元樓內,沒有院墻,樓宇門壞了。 為了安全,朱先生網購了一款超清攝像頭,可以全景拍攝、 帶全彩夜視功能、15米內收錄聲音、AI智能檢測、防水防塵。 到貨后,朱先生便將它安裝在入戶門口,通過手機下載專用APP進行綁定,能隨時了解家門口外的動靜。 當監控畫面有人走過時,攝像機會自動旋轉,捕捉運動軌跡追蹤跟拍,并將實時畫面信息推送到朱先生手機上。 朱先生對這個攝像頭很滿意。
然而, 十多天后,對門和樓上鄰居就相繼找上門來,建議朱先生拆掉攝像頭。 “單元樓宇門常年鎖不住,我安攝像頭的目的也很單純,就是為了防盜,沒想著要監視誰。 ”朱先生說,可鄰居們覺得這個正對著樓梯,人走哪兒攝像頭跟著轉到哪兒,家人進出都被拍得一清二楚,如同門外有眼在監視,他們感到不習慣。 為了鄰里和諧,朱先生將攝像頭取下,安在自家客廳里。
對鄰居在樓道安裝攝像頭的行為, 能否接受? 記者隨即采訪了部分市民,多數受訪者表示不能接受,如果為了保護住宅安全,建議市民將攝像頭安裝在自己家里面?!皹堑朗枪矃^域, 不能私自安裝監控設備。 樓里人天天出入被拍,我們的個人信息可能會泄露到網上。 ”市民喬女士覺得,也許安裝人并無他想,但做法欠妥,可能侵犯鄰居的隱私。 也有人認為,只要與鄰居溝通好,在樓道安裝攝像頭,對樓內住戶安全能起到一定的保護。市民段先生就是這樣覺得,他說:“之前樓里有人家中被盜,還是其他居民家門口的攝像頭拍到了嫌疑人的正臉,提供了重要證據。 ” (王曉娜)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