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王童 宣化區眼科醫院醫生
不到9點,宣化區深井中心衛生院外,不少村民開著三輪車等著宣化區眼科醫院的專家來義診。一間診室,一名醫生,幾十位村民就圍住了王童。
“王大夫,我爸爸的眼睛看不清,咋回事?”“您父親的眼睛是白內障,該做手術了。”
“大夫,我的眼睛又干又澀,可不舒服了。”“阿姨,您這是干眼癥,就是眼睛里缺‘油’了,買瓶玻璃酸鈉滴眼液,藥房里就有賣的。”
“大哥,鐵渣子打到您眼球上了,已經感染了,我給您開張單子,趕緊去醫院把它取出來。千萬別等了,再晚角膜就壞了。”
……
從上午9點到11點,40多位村民慕名而來。王童一直手持裂隙燈、眼壓計,為村民進行白內障、眼底病、翼狀胬肉、瞼內翻等疾病篩查。他詢問病史,耐心解釋,給出最佳的治療方案。同時,還現場為患者科普農村常見病、多發病的防治及用藥知識。
深井中心衛生院院長于生琦告訴記者,我們基層的患者不少,由于農忙、經濟、認知等原因,常有不能去正規醫院就診耽誤病情的情況。從2023年開始,每個月都有“專科醫院的醫生”來看病,大伙都非常高興。
據了解,為加快推進宣化區醫共體建設步伐,2023年秋,宣化區眼科醫院與全區所有鄉鎮衛生院簽訂合作協議,組建眼科精英團隊,充分發揮眼科醫院專業特色和專科特長,深入推進縣域醫共體建設工作。他們的到來,不僅給老百姓帶來了光明的希望,也為基層眼專科建設和人員培養工作貢獻力量。
“王大夫,你還認得我不,前年你給我看過病,花的錢不多還對癥,可好的了。”西辛莊村74歲的村民王尚忠既是來復查,也是陪著村里人來檢查。看到王大夫的到來,一個握手,幾句溫暖的問候,讓王童倍感親切。
接診了最后一位患者,王童終于有時間喝一口水。自從他成了包村醫生,王家灣鄉、深井鎮、河子西鎮三個鄉鎮就留下了他的腳步。偏遠的山村、貧困的家庭,他看到了遠山村民的不易。
王童記得,深井一位老人患有眼球震顫伴有白內障,順利實施手術后,不久,老人的兒子、外甥女也找到王童,為其實施了白內障手術后,兩人均達到生活自理的水平。當接到錦旗那一刻,他覺得“付出特別有成就感,之前的辛苦一瞬間煙消云散”。
“有一次,一位赤城的患者來到醫院,點名掛我的號。他的理由是,他們一個村的白內障都是王大夫做的,找他放心。”說到這里,行醫17年的王童頓了一下,“我們眼科醫生做的手術成百上千例,能讓老百姓記得,就是最好的獎勵。能看到他們眼里的光,是對我們最好的肯定。”
一個個故事,一段段經歷,一份份情結,訴說著眼科醫院醫生和患者的情誼。王童和眼科醫院下鄉義診的醫生們化身為“追光者”,把更多光明的希望帶給山區百姓。這份堅守,矢志不渝。(記者 杜宏錦 通訊員 張磊)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