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張家口市按照《河北省張家口市可再生能源示范區發展規劃》要求,以支撐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為主線,著力推動可再生能源技術創新,加快推進關鍵技術攻關突破、成熟技術應用示范和創新服務水平提升,增強示范區可再生能源應用技術創新能力,強化對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的科技支撐,打造引領能源轉型變革、綠色低碳發展的新典范。
科技創新能夠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圍繞這一目標,我市注重可再生能源項目謀劃引進的科技考量,項目突破性、示范效應、高技術含量等方面越來越顯現,重點圍繞實用性大容量儲能、高轉換率光伏發電、風電和光伏發電功率預測、風光儲輸微網、智能電網、適宜被動式超低能耗建筑等關鍵技術,開展創新攻關。”市能源局副局長管濤介紹,我市目前已在柔性直流、低倍聚光、高倍聚光、智能電網、大容量儲能等領域實現了一批重大關鍵技術的突破。
張北·500千伏柔性直流電網工程在技術方面創造了12項世界第一;國際首套百兆瓦壓縮空氣儲能項目獲“2022儲能技術十大創新典范獎”和“2022評委會大獎”;康保“上大壓小”20萬千瓦風電平價項目成為河北省首個獲批的老舊風場改造示范項目。同時,我市專門設立可再生能源研究院,搭建可再生能源技術創新與應用平臺,目前多項國家級示范項目落地,可再生能源技術創新引領初露鋒芒。
在此基礎上,我市發展新模式新業態,創新“可再生能源+綠色冬奧”“可再生能源+鄉村振興”等模式,打造后奧運綠色發展新亮點。結合國家“千鄉萬村馭風行動”和“千家萬戶沐光行動”政策,積極探索分散式新能源資源綜合利用,開發新能源助力鄉村振興產業發展,為鄉村振興注入活力。目前,全市共備案新能源+鄉村振興項目17個86.5萬千瓦,已建成1.6萬千瓦,項目全部建成后,將實現全域4173個行政村村村有電站、戶戶增收入、人人得實惠的新能源助力鄉村振興大格局,打造成全省首個新能源+鄉村振興全覆蓋示范基地。(記者 王寧 通訊員 楊坤 蘇芮)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