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家琪,你醒醒,該開始值守了!”3月10日,凌晨4時,冀北冬奧現場分指揮部運行保障組監控員汪亞軍將叫醒不足4小時睡眠的安家琪,隨即安家琪進入工位開始他的凌晨值守,這已經是該監控組自1月23日進入全面保電階段的第23個夜班。
“我們有11413個負荷點需要實時監測,在白天監控組工作會相對輕松一點,在晚上最為緊張,必須時刻盯緊信號界面,場館保障隊員在夜間都會休息,我們則成為了冬奧賽場的最后一道防線”安家琪介紹著日常工作情況,夜晚是監控組的主戰場,所以他們稱自己是“貓頭鷹”。
張家口賽區冬奧現場分指揮的冬奧智慧生產指揮平臺(EOC)集合了設備總攬、綠電交易、視頻監控、運行監測、風險預警和保障指揮6項功能,實現了全方位、多角度的對冬奧保障的監控與指揮,而來自冀北冬奧現場分指揮部運行保障組監控班的六名隊員就是這套系統的實操員。
監控組分成兩值開展工作,一日一輪,分別值守24小時,六名隊員卻只有一名曾來自調控中心,運行保障組副組長張超解釋了其中的原因。“冬奧現場的監控工作并不僅僅包含工單派發、現場監控工作等,在前期全程參與了我們‘一點一案’‘一線一案’近7萬份資料的審核工作,所以專業能力必須過硬,這是其中一方面,另一方面,在選派隊員時,我們考慮到值守的難度多去選派了年輕且責任心強的隊員?!?/p>
值守工作中資料整理和信息匯報只是一小部分,最重要的是發現問題后快速通知并指揮場館相關保障人員處理問題。
“白天,發現信號異常后,使用手臺就能即時呼叫相應場館負責人,但在夜間,手臺往往不能實現即時性,我們就需要撥打電話叫醒場館保障人員。深夜往往只是一個信號閃動就要撥打電話驚擾勞累的保障人員,我們也不忍心,但冬奧保障一刻也不能放松,每一次能得到即時回應都令我們感動”監控組值長羅穎峰講述著日常值守情況并講述著賽后期望“這些日子我們六個人都在互相比著黑眼圈,最想的比賽結束后好好睡幾天正常覺。離冬殘奧會落幕只剩兩天,請黨和組織放心,我們一定能值好最后每一班崗!”
他們的堅守讓所有電力保障隊員可以安心熟睡,換來了冬奧賽場的萬無一失,致敬冬奧賽場的“貓頭鷹”們。(賈函)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