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倡小份菜是為了提升堂食光盤率,減少糧食浪費,也是為了滿足部分消費者的就餐需求。然而,不少市民最近發現,商家推出的堂食小份菜的熱情減少,線上外賣的小份菜種類也在減少,而且存在份量模糊、價格不實惠的現象。連日來,記者對此進行了采訪。
小份菜種類變少了
一個菜單調,兩個菜又吃不完。小份菜和半份菜的出現,很好地滿足了部分人的就餐需求,不少餐廳更是將此作為外賣點餐的主打。然而,記者發現外賣平臺上小份菜的種類變少了。
3月16日,記者以橋東區建國路定位瀏覽外賣平臺,可以搜索到20多家標注了小碗菜或是小份菜的商家。打開其中某專售小份菜、蓋澆飯的商家頁面發現,該商家能買到的小份菜只有酸辣土豆絲的一人份套菜,其他例如魚香肉絲、京醬肉絲、宮保雞丁、手撕白菜等炒菜,份量都在650毫升左右,和正常的菜量相當,價格也沒有優惠。記者在另外一家較大的主題飯店外賣頁面上看到,小份菜分類中只有羊肉口蘑燜莜面一種熱菜。
在外賣平臺推薦的前200戶商家中,除了20多家標注了“小份菜”“小碗菜”的商家外,只有兩三家大型連鎖飯店,有明確的小份菜分類,品種在十五六種以上,其他飯店推出的小份菜種類少或是沒有。
“以前這家飯店有20多種小份菜,現在就只有五六種常見的菜品,種類變少了。”市民李先生說。與李先生有同樣感受的還有消費者林女士,她說:“小份菜的種類太單調,大多數都是魚香肉絲、宮保雞丁、土豆絲等,有特色的小份菜不多,選擇性太小。”
小份菜未必小份價
倡導推行小份菜,主要是為了提倡市民節約糧食,讓消費者既能“光盤”又能得到實惠。然而,記者發現,標注了小份菜克數的商家只占少數,大多數商家則以“小份菜”“一人份”“一碗”等標簽進行分類,消費者既難以估計菜品的實際分量,也無法獲知小份菜在價格上是否劃算。
魚香肉絲分量是一碗,價格是28元,小份魚香肉絲分量標注還是一碗,價格是18.8元,這一碗到底是多少?林女士看到外賣平臺上某商家標注的小份菜后感到困惑,她說:“我購買小份菜主要為了不浪費,可是商家標注分量并不清楚,很難判斷是否能吃完。”
同樣讓消費者感到困惑的還有小份菜的價格。市民劉先生說:“一人份水煮肉片28.8元,兩人份水煮肉片是38元。一人份的菜量多少不得而知,但應該是兩人份的一半,可兩者價格只相差了9.2元,價格沒有減半,小份菜定價欠缺誠意,并不劃算。”
“分量足,吃不完”“三個菜加一個蛋炒飯,其中兩個菜是小份菜,一共花了90多元,不實惠。”“分量太少,不值這個價。”外面平臺評價區內此類留言不少,從中可以看到,小份菜定量模糊導致有的消費者吃不完造成了浪費,有的則是花錢不少卻不夠吃,不少消費者也對小份菜價格提出質疑。
商家為何熱情降低
“一份常規炒菜分量應該在600克以上,小份菜大多在200克到400克之間,基本上是常規菜量的一半,但各個商家并沒有統一的標準。我們飯店沒有推出小份菜,只有兩人或三人的套餐。”經開區一家飯店的工作人員說。記者走訪了我市多家線下飯館,大多數飯店沒有推行小份菜或是推出的種類較少,商家熱情不高的原因是餐飲企業面臨著成本和利潤的平衡難題。
3月18日中午,記者在一家中型飯店看到,一樓大廳已經坐滿就餐的市民,二樓的雅間多數已經預訂出去。該店老板告訴記者,餐館吸引顧客的主要原因就是飯菜分量足且價格實惠,所以只推出了三四種小份菜。他說,做一份小份菜所需要的工序、火候、人工等成本和制作一道常規菜是一樣的,按照菜品的成本不同,小份菜定價一般在常規菜的二分之一到五分之三之間,有的成本高會定價到三分之二,基本上不掙錢。除去成本問題,他認為疫情對餐飲業影響比較大,目前餐飲業尚在恢復中,很多餐館無暇研制小份菜。
采訪中,不少消費者能理解餐廳要考慮經營成本,卻不認同模糊分量、定價過高的行為。市民劉先生說,餐飲商家在經營中理應規范信息標注,像火鍋店一樣明確標注菜量,讓消費者能明白消費。
厲行節約人人有責
推廣“小份菜”的核心要義在于制止餐飲浪費,這就需要廣大餐飲商家和消費者將“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理念和行動落實到位。
3月19日中午,記者在小城故事串窯街總店看到,堂食、線上外賣平臺以及線下外賣車上均有小份菜銷售。飯店門口的外賣車上,有15種葷素搭配的小份菜,價格從6元到20元不等,分量基本可以裝滿一個透明塑料餐盒。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市民可以根據需要拼單幾種價格相等的菜品,或是購買小份菜的半份菜,價格也相應減半。
小城故事董事長王強說,小份菜雖小,撬動的是減少浪費的大文章,作為餐館經營者,有義務為國家公益作貢獻。從2018年起,該飯館推出小份菜后延續至今。小份菜推出以來,比較受消費者歡迎,尤其是外賣和大堂散客點單小份菜的比較多,提升了堂食的光盤率,減少了浪費。為了進一步推廣小份菜,今年餐館恢復營業后,又推出了外賣車銷售小份菜的形式,平均一天的銷售量有四五十份。
3月13日,中國消費者協會聯合7家行業協會、學會、商會共同發出倡議:“厲行節約經營者有義務,反對浪費消費者有責任”,重點推進“網絡點餐明示食品重量(體積)”,更好地保障消費者的知情權。我市一家餐飲企業的負責人說,這個倡議對推進“小份菜”的發展起到積極作用,但行業長期缺少相關標準的問題是制約“小份菜”市場進一步發展的因素之一。制定“小份菜”的標準,需要行業協會、企業平臺、商家等共同完成。同時,只有以商家和消費者“雙贏”為基礎,讓小份菜行穩致遠。(記者 趙娜)
編輯:劉穎莉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