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畢業季,學生往往忽視人事檔案去向,造成檔案丟失或變成死檔,影響未來找工作、考研和考公務員等。又到一年畢業季,市人才交流服務中心提醒學生,要重視人事檔案存放,做到“檔隨人走”。
市人才交流服務中心主任牛俊潔說,檔案是個人一生重要經歷的記錄,是用人單位考察錄用人員的重要依據。大學畢業生檔案中體現著學生的學習經歷,包括學歷檔案、政治面貌材料等。如果大學生通過參加公務員考試和事業單位招考等形式進入體制內,沒有檔案或者檔案不全,有可能影響正常招錄。考研究生、評職稱或是考各種資格證,同樣需要檔案。檔案丟失還影響養老保險金的計算,牽扯的內容包括確定退休年齡、確定工齡等。另外,檔案在轉正定級、辦理居住證等方面都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牛俊潔提醒,大學生畢業后一定要妥善處理檔案,及時辦理存檔。目前國企、事業單位、行政機關等具有檔案管理資質,如果在這類性質的單位工作,畢業生檔案可以直接從學校轉移到單位。如果是在民企就業或是自主創業、暫時不就業的同學,檔案一定要轉移到本人戶籍所在地的公共人力資源服務機構。
我市縣區公共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免費為畢業生提供人事檔案保管、查閱、證明、檔案轉遞等服務。 大學生畢業后,若檔案由學校統一郵寄,非師范類學生檔案會郵寄到市人社局人力資源流動管理科,年底前將統一發回到學生戶籍所在地人社部門,學生先要攜帶本人身份證或戶口本、畢業證、報到證到市人社局人力資源流動管理科完成報到派遣手續,再到戶籍所在地的各縣區人社部門辦理存檔。師范類學生檔案會郵寄到市教育局,兩年內未就業的學生,可將檔案派遣存放在市教育人才交流服務中心。若學生自己攜帶檔案辦理存檔,非師范類學生需攜帶相關證件到市人社局人力資源流動管理科進行報到派遣,再到戶籍所在地人社部門存檔。
記者 趙娜 采訪整理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