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社聯動”賦能“善治之城”
張家口慈善義工聯合會籌劃五社善治志愿服務回饋平臺
為進一步推動基層治理服務高質量發展,張家口慈善義工聯合會于今年9月籌劃五社善治志愿服務回饋平臺,通過記錄志愿服務工時,以工時兌換服務的形式,致力于打造創新志愿服務回饋模式,促進志愿服務長期有效可持續發展。目前涵蓋志愿服務、社區服務、養老服務、物業服務、愛心商城、時間銀行等業務板塊。此平臺立足于社區,以“服務一群人,溫暖一座城”為理念,旨在通過社會創新的可持續發展模式,發展成為社區服務領域的創新平臺。
助力五社聯動。在市民政局的指導下,搭建善治平臺、落地公益超市,公益超市盈利的70%用于志愿回饋,30%作為創建社區公益基金的種子資金。并嘗試探索“社區基金管委會+專職社工”運營模式,形成“社區發現需求、社工設計項目、社會組織實施、社區公益基金支持、社區志愿者參與”的“五社聯動”服務機制。
搭建善治平臺。倡導慈善事業人人可為、志愿服務人人樂為的社會氛圍,努力探索營造一個新的現代社區慈善平臺的建立。推動“慈善+互聯網”“慈善+金融”“慈善+志愿者”等匯聚愛心善意的慈善生態圈不斷組圈、出圈、破圈,實現迭代升級,持續為我市基層治理和經濟社會發展創造平臺價值。
打造公益品牌。打造“愛坐標”社區公益服務品牌,在平臺服務社區的公益超市、愛心餐廳、社區養老等機構統一應用“愛坐標”標識,形成集社區生活、志愿服務、網紅打卡為一體的社區公益文化地標,串聯起社區居民和志愿服務的情感對話,樹立起身份認同和社區認同。
落地公益超市。依托“五社善治”互聯網平臺和“愛坐標”公益超市,打造“3個100+工程”。2023年底開辦100+公益超市;為100+個社區建立社區公益基金;協助社區孵化100+用的順手、能打硬仗的社區志愿服務隊;把志愿服務的根系延伸到城鄉社區,借用“五社聯動”機制,助推基層善治風尚。
記者 張琪 通訊員 張澤婷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