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小伙陸遠在防疫工作間隙,靠著路邊的樹打盹?!∈茉L者供圖
中新網西安1月11日電 題:因疫情滯留西安的民眾:“我們應當做點什么!”
中新網記者 黨田野
“這些患兒平時都是由媽媽照顧,在醫院治療,爸爸在外面打工。但是西安按下‘暫停鍵’的時候,這些家長跟著我,一直在社區開展核酸檢測等工作。”西安“心羽家園”志愿者常向陽認為,愛可以傳遞。當這些患兒家屬接受到各方的幫助時,他們也想盡自己的能力,為這個城市做些事情。
疫情之下,古城西安仿佛進入了“冬眠”,常向陽創辦的“心羽家園”依舊“頑強”地開著。因靠近西安市兒童醫院,且提供免費食宿,數年來,這間小屋接納了400多名患兒,讓不少貧困患兒家庭感受到了這座城市的溫暖。如今,“心羽家園”住著來自陜西、甘肅、浙江等地的患兒家庭。這些孩子患有腦癱、惡性腫瘤、白血病等疾病,需要長期治療。
整潔明亮的房間里,擺放著數個架子床,床單、被罩有的是常向陽“淘”來的,有的是愛心企業捐贈。不大的空間里還設置了讀書角、衣物間、開放式廚房。
南京小伙陸遠在西安一社區當志愿者。 受訪者供圖
突然暴發的疫情,讓城市里的醫患雙方都遇到了不小的困難。西安市兒童醫院通過將部分患兒分流到其他醫院,讓孩子能及時得到治療,這也讓陪護的家長們緩解了焦慮情緒。在西安全城“抗疫”的背景下,“心羽家園”里的患兒家長也沖到防疫“一線”加入了“戰斗”。
來自陜西省延安市的張飛帶孩子在西安看病已有數月。在此滯留期間,他報名參加了社區的志愿者,從核酸檢測到給民眾發菜,再到陪孩子定期就診,張飛每天都忙到“飛起”?!胺凑F在也回不了家,咱總得做點什么吧?可能大家加把勁,疫情便會早點結束?!睆堬w說。
因疫情滯留西安的還有南京小伙陸遠。他于去年12月18日來西安旅游,在遭遇疫情暫時回不了家后,他選擇向當地社區申請成為一名志愿者,跟“病毒”“杠”上了。雖然孤身在外,但社區為防疫志愿者提供的免費食宿,讓陸遠在生活方面有些許保障。
陸遠服務的社區有居民4000余戶,14000多人。社區疫情防控工作主要有核酸檢測、保障居家隔離戶、流調等,每天工作強度很大?!肮ぷ髦?,最懷念的還是家鄉的親人,還有各種美食?!标戇h稱,盡管有時候會累到坐在路邊睡著,但只要自己還在西安一天,便會堅守崗位,“化思念為力量”。
1月11日,在西安市召開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對因疫情滯留人員有序離市工作進行了安排部署。主要包括:探親旅游滯留人員、出差滯留人員、就醫滯留人員、外地無業滯留人員、物流運輸滯留人員、交通場站中轉滯留人員以及其他滯留人員。
這一消息傳出,讓在朋友家借住了近兩周的上海白領陳玉彬激動不已?!霸媱澣斓某霾?,一不留神變成了跨年。還好有社區送菜,要不我肯定撐不到現在?!标愑癖蛳蛴浾弑硎荆约耗壳暗木幼〉貙儆诘惋L險區,他正在準備所需資料,申請離市返滬。
或許是認為回家的行程進入了倒計時,陳玉彬有些感慨。首次來到這座歷史名城,卻未來得及游覽大雁塔、明城墻、鐘鼓樓等古跡,更沒品嘗到羊肉泡饃、涼皮、肉夾饃等美食,大有“寶山空回”之憾。
“在滯留期間,我卻被感動過很多次,這座城市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期待疫情過后,再次與它邂逅。”陳玉彬稱。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