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張家口市舉行2023年中小企業“百場萬家”公益服務活動暨優質中小企業梯度培育大會,旨在進一步加大“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梯度培育力度,通過暢通政企溝通渠道,助企紓困解難,促進全市專精特新企業數量和質量上臺階。
近年來,全市把培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作為推動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在政策上發力,在服務上用力,加快構建“專精特新”梯度化培育體系,提升中小企業自身競爭力創新力,穩固行業領先地位,促進了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穩定發展。
政策發力 穩企惠企出真招
中小企業“百場萬家”公益服務活動在我市已經連續開展了3年,先后組織開展25場,服務企業2000余家3000余人次,在為企業開展技術改造、轉型升級、企業上云、工業設計、研發機構建設方面提供了大量服務,積極促進了張家口市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為張家口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穩定人員就業發揮了促進作用。在這背后,是全市工信部門強化政策落實、搭建金融服務平臺、優化營商環境等一系列培育措施。
多年來,全市工信部門通過各種渠道對國家、省、市相關政策開展宣傳,讓企業了解政策、掌握政策、用好政策,確保惠企政策紅利落到實處發揮成效。通過政務服務協同聯動機制,讓部門之間實現數據通、系統通、業務通,為“專精特新”企業的培育、發展、壯大做好政務服務保障。
僅2022年,新增專精特新中小企業58家,總數達137家;新增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家,總數達到4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實現縣域全覆蓋。全市開展“百場萬家”、政企銀對接等服務活動18場,服務企業900家,協調銀行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授信7.3億元。累計為企業爭取上級專項資金6127萬元。
著眼未來 提升發展競爭力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支持專精特新企業發展,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培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是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的具體要求,是發展壯大全市工業經濟的現實需要,也是調整優化工業產業結構的有效途徑。
“今天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明天就會成為頂天立地的大企業,成為區域經濟發展的動力源、科技創新的加速器、擴大就業的孵化機,對于穩定經濟增長、塑造發展優勢、保障改善民生具有重要現實意義。”市工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多處于快速成長時期,是區域經濟發展的中堅力量。支持企業抓住機遇,上新創新,未來就會成為區域經濟發展的加速器。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自身建立研發機構,掌握先進工藝技術,也會成為推進轉型升級的生力軍、科技創新的加速器、推進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動力。
2022年,全市著眼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引導企業加強技術研發、工藝創新、產品優化。新建認定工業企業研發機構10家,全市建立研發機構的工業企業達到183家。新增省級工業設計中心1家,認定市級工業設計中心3家,總數達到24家。組織開展工業設計對接交流活動4場次,對接服務工業企業70家。“大好河山”、香薰等31件作品參加第五屆河北國際工業設計周工業設計創新成果展。大力開展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培育工程,新認定省級創新型中小企業229家,排全省第6位。
梯度培育 壯大企業發展實力
“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因為規模較小,抵御風險能力不強,尤其需要政府部門的政策支持。為中小企業發展營造良好環境,加大對中小企業支持力度,才能激發涌現更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市工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百場萬家公益服務活動,將聚焦著力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著力加強中小企業合法權益保護,緊盯提升中小企業創新能力和專業化水平這一目標,促進企業走專精特新之路。
各縣區工信部門將按照《河北省優質中小企業梯度培育管理實施細則》,篩選本地優質中小企業,分門別類建立創新型中小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苗子企業庫,堅持專精特新發展方向,堅持分類分級指導,堅持動態管理和精準服務,分梯次、分階段培育,形成可持續發展格局。
強化專項資金、融資信貸等方面支持,制定完善專屬政策包,“一企一策”有針對性提出解決措施,及時解決企業的問題困難。促進企業發揮創新主體作用,不斷加大研發投入和技術研發投資力度,不斷提升產品開發能力,大力開展關鍵技術攻關,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共享,深耕細分領域,形成優勢產品,打造支柱產業,增強創新發展能力和水平,著力突破一批“卡脖子”技術,不斷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記者 王大慶 通訊員 程遠雄)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