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蔬菜產業是張家口市農業的重要支柱產業,先后打造出了彩椒、生菜、西蘭花等在國內國際市場有較高知名度的蔬菜單品,為群眾增收致富發揮了重要作用。進入7月,張家口市近20種蔬菜陸續集中上市。全市蔬菜銷售情況如何?各縣區有哪些賣菜高招?政府、農企、合作社等在助力蔬菜銷售中發揮了怎樣的作用?蔬菜產業如何高質量發展?今日起,張家口報推出“關注我市蔬菜集中上市”系列報道,促農增收助力鄉村振興。
張家口新聞網訊 在張家口尚義縣七甲鄉蔬菜產區,一輛接一輛的貨車空載而來、滿載蔬菜而出;在張家口蔚縣桃花鎮錯季蔬菜種植基地,全縣首屆蔬菜節笑迎各地客商;在張家口“赤城云農場”,27類7萬畝蔬菜正在漫步“云”端……又逢“賣菜季”,張家口市各蔬菜產區應時而動,一派忙碌景象。
流通:
整體樂觀無滯銷
張北城郊,驕陽似火,陳羊溝村蔬菜種植基地活躍著菜農忙碌的身影。
“砍下來就能賣,現在市場還不錯。”“每天都有收菜車,賣菜不發愁。”……陳羊溝村菜農的話語中流露出豐收的喜悅。
張北縣今年累計種植蔬菜約21萬畝,其中約7萬畝早菜正陸續進入成熟期。“現階段成熟的主要是西蘭花、大白菜、萵筍、圓白菜等,產銷對接比較順暢,沒有出現滯銷現象。”張北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趙振林說,全縣有近1/3的菜地由外地客商實施規模化種植,這對拉動張北縣的蔬菜銷售市場具有積極作用。
“中午裝車完畢,下午就能到達京津蔬菜市場。”尚義縣七甲鄉甲天蔬菜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楊軍說,眼瞅著每天都有收菜車進進出出,心里就踏實了許多。
楊軍的話道出了尚義菜農的心聲。今年,尚義縣共種植蔬菜約12萬畝,大白蘿卜、娃娃菜等已進入成熟期。目前,京津等地前來尚義收購蔬菜的客商較多,縣內蔬菜未出現滯銷現象。
客商往來,貨車穿梭,這是當前我市各縣區蔬菜產區十分相似的場景。據了解,目前我市各縣區均未出現明顯的蔬菜滯銷現象。其中,陽原縣已收獲蔬菜約2萬噸,主要銷往北京新發地,銷路較為穩定;蔚縣共種植蔬菜約8萬畝,現階段陸續成熟的辣椒、西紅柿、豆角等十分走俏;崇禮區已銷售菜花、彩椒、架豆等1.09萬噸,銷路暢通。
行情:
部分蔬菜價格偏低
“暫無滯銷,也有煩惱。”尚義縣農業農村局局長喬軍表示,雖然現階段到尚義收購蔬菜的客商較多,但一些蔬菜的價格卻不甚理想。其中,大白蘿卜0.2元/斤,生菜0.25元/斤,娃娃菜 0.3元/斤,照此價格,菜農每畝地的收入尚不足2000元。
“一畝地還賣不到200 ,連本錢都不夠。”這是尚義縣許多菜農面臨的困擾。
目前,我市上市的辣椒、西紅柿、彩椒、菜花等蔬菜價格整體較為樂觀,大多數品種的售價略高于去年同期。但是,尚義、陽原、蔚縣、張北等地也存在大白蘿卜、甘藍、圓白菜、大白菜等價格偏低現象。
部分蔬菜的價格緣何偏低?
“蔬菜行情受供求關系影響較大,一直不太穩定。”陽原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薛中華說,“比如甘藍,去年一直很搶手,價格也好。許多菜農看到去年甘藍賣得好,今年就多種了一些,這在一定程度導致供求關系發生了變化,目前每斤甘藍僅賣2毛多。”
“南菜北移”是影響我市部分地區蔬菜價格的又一重要因素。尚義縣農業農村局局長喬軍表示:“近些年,全國的蔬菜種植地域呈‘南菜北移’的趨勢,特別是青海等地的冷涼蔬菜對尚義蔬菜市場沖擊較大。”
此外,一些縣區農業農村局的相關干部及菜商認為,部分地區蔬菜規模化種植率較低、菜地管理不夠精細等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當地的蔬菜議價權。
走勢:
后期壓力可能會有
截至今年6月底,全市蔬菜種植預估面積為110萬畝左右,預計總產量可達450萬噸左右,以大白菜、圓白菜、芹菜、架豆等近20種蔬菜為主,主要集中于7月上旬至10月上旬成熟上市。
“根據以往的經驗,后期賣菜壓力會更大。”這是各縣區許多菜農共同的擔憂。
壓力增加,根本原因在市場飽和。蔚縣農業農村局干部趙帥認為:“全國多地辣椒將于8月上中旬集中上市,很有可能會導致辣椒市場出現價格低谷。”薛中華認為,一些地方的二茬菜將于8、9月份上市,必將繼續增加蔬菜市場飽和度。
壓力增加,與種菜者前期的觀望態度相關。喬軍認為,因現階段大白蘿卜等蔬菜的價格不夠理想,一些菜農、合作社持觀望態度,這有可能導致蔬菜積壓,進而增加后期銷售壓力。
面對壓力,各地相關職能部門積極未雨綢繆。崇禮區農業農村局副局長賈志軍表示,該區將落實責任、細化舉措,密切關注市場動態。趙振林說,張北縣近些年一直注重在蔬菜品質上做文章,有信心在后期競爭更為激烈的蔬菜市場上凸顯優勢、拓寬銷路。(記者 王萬亮)
短評
讓蔬菜產業走好走穩
■岳志強
蔬菜集中上市之季,也是種菜群眾“喜憂參半”之時。
喜的是,辛苦種菜終于有了成果,可以用來換錢了;憂的是,別人家的菜也要上市。蔬菜集中上市,讓菜市短時間內出現了供求失衡,為了急于出手,不少菜農以較低價格出手。個別地方甚至出現過蔬菜“滯銷”現象,讓種植戶的辛苦投入打了“水漂”。
市場問題還得靠市場手段解決。經過多年來的實踐,廣大種植戶對蔬菜市場有了較大程度的了解,逐漸在摸索中增長了見識、了解了規律、找到了辦法,并通過加強農超對接、發展訂單農業、豐富推介手段、培強設施農業等手段,使得蔬菜銷售渠道和時段不斷得以擴大。可以說,當前我市蔬菜產業的發展進入了相對成熟的階段。
蔬菜產業是我市農業的重要支柱產業,更擔負著保障京津“菜籃子”的艱巨任務,讓這項產業走得好、走得穩,在節水和低耗的前提下確保農民群眾收入穩定,是各級黨委和政府的重要職責,必須給予足夠的重視。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