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巨龍(左)正在指導宋福元種植文冠果。
宋福元正在文冠果基地采茶。 呂慧 攝
張家口新聞網訊:
文冠果迎來采茶期
初夏時節, 張家口張北縣張北鎮小東坡村30多畝文冠果迎來了采茶期,藍天、白云和青翠碧綠的文冠果樹構成了一幅美麗畫卷。
站在一米多高的文冠果樹旁,主人宋福元講起了他的故事。
2018年, 宋福元還在市里從事室內裝修, 因為活兒不景氣想要轉行。經朋友介紹,宋福元與文冠果結緣。文冠果別名文官果,抗寒、抗旱、耐瘠薄,具有非常高的食用價值、藥用價值、觀賞價值、生態價值,是樹木中的國寶,葉子可以制茶、種子可以榨油,是中國特有的木本油料植物,有“北方油茶”之稱。
“這不正適合在我們壩上種植嗎? ”當年10月,宋福元在自家30畝地里通過育苗播種了文冠果。 第二年開春,澆水、施肥、除草……在宋福元和妻子的精心勞作下,30畝文冠果全部成活。5斤樹葉可以制一斤茶葉,茶葉根據品質,一斤可以賣到幾百至上千元。3年后開始結果,每棵樹最多可結果30多個。去年,文冠果種子收購價格10元每斤,宋福元也算是見到了“回頭錢”。今年,宋福元在推廣、發展文冠果產業的同時銷售苗木,獲得的收益也越來越高。
不僅如此, 宋福元還帶動了村民增收。文冠果采茶期,宋福元雇傭當地村民采摘樹葉, 平均每人每天可以收入100多元。 一個月的采茶期, 可以幫助當地村民增收人均3000多元。
配套建廠形成產業鏈
漸漸的, 宋福元把文冠果的發展視為了自己的事業。
“從現在開始采摘,一直可以摘到7月初,每畝地可以采摘300多斤葉子。 ”宋福元說,隨著文冠果的生長,葉子越來越多。2019年4月,宋福元注冊了公司,建起工廠, 進一步將文冠果的產業鏈延長。
“這是炒茶設備、這是烘干設備、這是灌裝設備……”宋福元在他700多平方米的生產車間里,向訪客們介紹著制茶設備。 種植文冠果后, 宋福元一有時間就外出學習。通過積極摸索,他的文冠果制茶車間已經走上正軌, 去年試生產文冠果茶葉400多斤。“我去外地考察時看到, 文冠果做的茶很好,而且還有許多功效,我自己喝了兩年效果挺好, 就做起來了。 ”宋福元說。
隨著文冠果樹的長大, 結的果實越來越多, 宋福元又開始考慮購置榨油設備。去年,他購置了小型家用榨油機, 將試產的文冠果油送到相關部門檢驗。今年,他又擴大了生產規模, 目前, 脫殼機、過濾機、螺旋榨油機等設備已經到位,正在安裝中。
老科協專家鼎力相助
“能有現在的成果,非常感謝殷工。 ”宋福元口中的殷工,是河北省老科協專家工作站站長、張家口市老科協理事殷巨龍。 在宋福元的手機里, 保存著許多關于文冠果種植方面的知識, 這些知識都是殷巨龍給他發來的, 這對他的幫助很大。
2019年, 按照省老科協試點建設“河北省老專家工作站”精神要求, 宋福元的公司承建了省級老專家工作站, 擔任站長的正是殷巨龍。殷巨龍2006年開始涉足文冠果課題研究,10余年致力于文冠果農業技術推廣研究, 是文冠果種植的行家。 在殷巨龍和專家站各位專家的精心幫助下,宋福元的公司從曾經的 “一張白紙”,逐步打造成了當地文冠果種植和加工產業鏈樣板, 并逐步向周邊區域合作推廣。
不僅提供技術支持, 專家站還幫助宋福元爭取政策扶持。2019年秋,在專家的大力協調下,張北縣政府給予宋福元無償占用土地8年的優惠政策, 提供了位于油簍溝鄉大水泉村的退耕還草地270畝, 并無償提供文冠果種子300斤。2021年,為扶持宋福元文冠果產業發展,縣、鄉政府又以每畝地20元低租金,為其公司提供了位于油簍溝鄉元山子村的退耕還草地1700畝。
2021年,宋福元又通過移植、培育營養缽苗、撒籽三種形式,種植文冠果330畝。 如今,這330畝的文冠果也已經發芽長出新枝。宋福元說, 預計秋天果樹可以長到60厘米。
宋福元只是所有文冠果種植戶的一個縮影。殷巨龍說,隨著文冠果在社會的推廣和認可, 以后將成為更多農民致富的 “金果果”。(記者 呂慧)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