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和煦,新綠初綻,正是植樹好時節。
近期石家莊市各地組織開展了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植樹活動,將“植樹造林月”活動推向高潮。
石家莊市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進一步推深做實林長制,科學開展國土綠化,全面加強森林草原濕地保護修復,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
隨著生態文明建設的深入推進,生態環境不斷改善,一大批野生動物紛紛在石家莊“安家”,天鵝、白鷺等過境候鳥在此駐足休憩。
科學持續推進
綠化面積增加
春回大地萬物復蘇。日前,位于抱犢寨山下,北薛莊村南的義務植樹現場,人頭攢動。大家揮鍬培土、扶苗定植、圍堰澆水,每道程序都一絲不茍,經過一個多小時的辛勤勞動,2250株樹苗栽植完畢。一排排,一行行,承載著綠色希望的新植樹苗在風中挺立,為初春的大地增添了勃勃生機。
據了解,當天鹿泉區300多名機關干部來到石井鄉北薛莊村開展義務植樹活動,以實際行動爭當綠色使者,為大地增添新綠。
“今天我們大家一起分工協作,種下了樹苗,看著自己親手種下的樹苗我們感到無比開心。雖然過程有點辛苦,但是我們看到那片原本光禿禿的土地上因為我們的努力未來將增添一抹綠色,從植綠到護綠,生活中我將把綠色意識轉化為日常行動。”鹿泉區婦聯工作人員于曉敏說。
此次義務植樹綠化面積為30畝,現場栽植的苗木類型包含白蠟樹和蘋果樹兩種,兼具生態景觀綠化和經濟效益。“今天我們揮鍬培土、澆水護苗,未來我們要加強管護,確保樹苗茁壯成長。我們將以樹為筆,把石井鄉繪成‘春有花、夏有蔭、秋有果、冬有青’的生態畫卷,讓綠水青山真正變成家門口的金山銀山。”鹿泉石井鄉相關負責人高娜說。
成片森林、蜿蜒河流、美麗田園……綠色和發展匯成了一曲曲動人的樂章。從城市到鄉村,從平原到山區,太行山綠化工程、環城林帶建設……生態文明建設項目次第展開,黃色褪去、綠意鋪陳。
水清岸綠、山川競秀、林果飄香。近年來,石家莊市按照“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的思路,多措并舉、持續發力,大規模開展國土綠化,進一步加強森林資源保護,著力深化林業改革,壯大林果產業,著力提升森林質量和效益。
推行林長制
保障綠化效果
3月24日一大早,剛剛吃過早飯的韓英民,就朝著村子西北方向的大山走去。
走在山間小路上,韓英民的褲腳有些濕潤。他腳步不停,眼睛時刻環顧著周圍的樹木植被,時不時還會走到樹下,仔細觀察樹木的葉子與枝干。
“每天都巡查,主要看分管片區內的樹木是否缺失、有無損壞及病蟲害等。”韓英民是贊皇縣上桃坡村黨支部書記,他將責任區域內森林資源管理巡護當成日常工作,及時發現并上報野外用火、林業有害生物,以及破壞林地林木和野生動植物資源等行為。
贊皇全面推行林長制,明確了496名村級林長,韓英民正是其中之一。多了林長的頭銜,守護村子的1.2萬畝山林,成了他的職責之一。
不只是贊皇縣,在平山縣梁家溝村口,豎著醒目的“平山縣林長制公示牌”,上面公示著縣級、鎮級、村級林長以及護林員的姓名和聯系方式,責任單位、責任區域、森林資源概況、監督電話等也一目了然,確保山有人看、林有人管、責有人擔,實現生態保護縱向到底、橫向到邊全域覆蓋。
在平山縣試點的基礎上,石家莊市全面推行林長制,市林業局將成立林長制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跟蹤國家和省有關政策,積極謀劃出臺市級全面推行林長制實施意見。同時,督促指導各縣(市、區)開展工作,建立健全市、縣、鄉、村四級林長制組織體系和林長聯席會議制度。
為確保“棵棵樹苗有人護,人人身上有責任”,石家莊市明確每個片區都有一名專職護林員,負責對區域的樹木進行全方位巡查;并有專人對社區內的樹木進行澆灌、施肥、修枝整形、病蟲害防治等。
生態環境改善
蒼穹生靈“打卡”
生態環境好不好,鳥兒會用翅膀來“投票”。
春風拂過,滹沱河面上泛起漣漪,數以百計地水鳥遷飛游弋,其中不乏青頭潛鴨、黑鸛、卷羽鵜鶘等珍稀甚至瀕危的物種,碧水與鳥兒相融,漫步河邊宛如置身于畫中。
蒼穹生靈“打卡”濕地河湖。近年來,石家莊市持續推進生態環境治理工作,以生態修復治理、資源保護為重點,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生態環境持續向好,生物多樣性不斷豐富,描繪出一幅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態畫卷。
不遠處的淺灘處,一群黑鸛正在清澈見底的河中戲水覓食,鮮紅的長嘴、纖細的長腿在晨曦的照耀下格外醒目。梧高鳳至,水凈鳥來。隨著生態環境好轉,青頭潛鴨、黑鸛、中華秋沙鴨、卷羽鵜鶘等珍稀鳥類頻繁現身平山縣、井陘縣等地,為濕地河湖帶來勃勃生機。
根據觀測和統計,棲息在滹沱河濕地的鳥類達到220種,每年候鳥遷徙季節在滹沱河濕地停留的鳥類達到上百萬只,其中不乏青頭潛鴨、中華秋沙鴨、黑鸛、白鶴、金雕、卷羽鵜鶘等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鳥類。
石家莊市深入貫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理念,統籌水利、林業、自然資源與規劃等部門水土保持工作職責,堅持以小流域為單元,以水系、村莊和城鎮周邊為重點,以山清、水凈、村美、民富為目標,科學規劃,因地制宜,針對性采取工程、林草等措施,持續加強太行山革命老區等重點區域水土流失治理,從而實現生態改善與美麗宜居兩促進、生態環境建設與經濟社會發展協調統一的新局面。
據了解,目前,石家莊正定、平山、井陘、元氏、靈壽、贊皇、趙縣、深澤、晉州、高邑等10個縣(市、區)已先后創建成河北省森林城市,全市有197個行政村創建成國家和省級森林鄉村,進一步鞏固提升了石家莊市全國森林城市的基礎。
荒山披上綠衣,道路系上綠帶,城區裝上“濾芯”……一座擁有綠色的城市,必是一座充滿活力與希冀的城市。建設“綠色城市”永遠沒有“休止符”,石家莊市將繼續在綠色可持續發展之路上堅定前行,努力打造天藍、地綠、水清、景美、人和的美麗幸福城市。一個林路相依、林城相融、人與樹木森林和諧共生的美麗石家莊應運而生。(記者 杜倩倩)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