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時客戶端報道 秦皇島市山海關區人民法院 長城文化保護人民法庭,2022年在全國率先掛牌,成立以來,累計審結案件430多件,以司法力量助力長城文化遺產保護。
在秦皇島市花廠峪村,山海關區人民法院長城文化保護人民法庭庭長申妍正在和同事們徒步巡查,詳細記錄破損以及存在隱患的長城墻體。像這樣的巡看,每周都會進行。
秦皇島市山海關區人民法院長城文化保護人民法庭庭長 申妍:
發現了長城破損的情況,我們會第一時間聯系文物保護部門進行處理,同時在巡看過程中,我們也能更好地提示游客進行文明游覽。
過去,秦皇島全域涉長城案件都分散在各個基層法院。2022年6月30日,全國首家長城文化保護人民法庭在山海關掛牌成立,自此,涉長城案件改由該法庭集中審理。
秦皇島市山海關區人民法院長城文化保護人民法庭庭長 申妍:
我們配備專門審判力量審理涉長城案件,就能有效解決同案不同判的問題,對長城文化資源和長城保護形成充分的司法保障。
秦皇島是長城文化資源大市,境內223.1公里明長城是中國長城建筑最精美、體例最齊全、軍事防御體系最完備的重要區段。法庭成立兩年來,審結案件430多件,調解260多件,服判息訴率達到91%以上。其中,針對涂污九門口長城違法行為的判決,被最高人民法院評為第六屆全國法院"百場優秀庭審"之一。
眼下,在長城文化保護人民法庭的推動下,板廠峪、花廠峪、桃林口、界嶺口四處長城重點區段建立了法官工作站,實現了司法保護力量全域有效輻射。同時,持續加強的法治宣傳,也帶動了更多群眾積極參與長城保護工作,助力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
秦皇島市長城保護員 陳慶軍:
現在有了法律的幫助,不僅讓我的長城保護工作更加有說服力,也讓群眾保護長城的意識更強了,(對于)整個長城保護工作是非常好的助力。
秦皇島市山海關區人民法院長城文化保護人民法庭庭長 申妍:
接下來,我們將持續開展"公眾開放日""公開課堂"等系列活動,讓群眾現場體驗法庭工作和審判流程,鼓勵群眾自愿加入長城保護和宣傳工作。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