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趙山海·公益檢察”護航美麗河北建設工作開展以來,我市檢察機關結合工作實際,周密部署,緊盯目標,多措并舉,高質量完成規定動作,創新推動自選動作,扎實有力推進“燕趙山海·公益檢察”工作走深走實。截至目前,全市共摸排線索348件,立案343件,訴前程序328件,提起訴訟3件,17個縣區院辦理“四個領域”案件實現全覆蓋。
強力開局
抓實抓細讓部署落地見效
“燕趙山海·公益檢察”護航美麗河北建設工作啟動以來,市檢察院第一時間組織學習省檢察院領導小組會議精神,并把該工作作為“一把手”工程推進,確保與省檢察院部署同頻共振、同向發力。市檢察院主動向黨委、人大、政府專題報告,與市政府聯合出臺《關于建立府檢聯動工作機制實施方案》,就“燕趙山海·公益檢察”專章部署,市人大常委會組織專題調研。全市檢察機關組織召開了全市“燕趙山海·公益檢察”“找差距、找問題、找短板”推進會,研究解決共性問題。市縣兩級院檢察長帶頭辦案,累計摸排線索95件,領辦案件占全部重點案件80.95%。同時,駐市檢察院紀檢監察組出臺監督方案,動態更新監督重點,發現問題立行立改。
持續升溫
宣傳造勢保持監督熱度
“濕地被稱為地球之腎,全球物種基因庫,在全球生態系統很重要……”在第27個世界濕地日當天,經開區人民檢察院開展“燕趙山海·公益檢察”宣傳活動,自制的“公益宣傳——世界濕地日”宣傳短片在該院微信公眾號和官網發布,深入宣傳濕地保護相關知識,號召公眾參與保護環境行動。該短片也是全市檢察機關創新宣傳形式,為“燕趙山海·公益檢察”工作造勢的一次有益嘗試。
為確保“燕趙山海·公益檢察”工作持續升溫,我市檢察機關利用媒體矩陣宣傳造勢,張貼海報1.16萬張,發放宣傳單2.4萬份,在全市92塊L E D大屏滾動播放專題宣傳片,在省級以上主流媒體刊發報道76篇,利用抖音、快手等平臺發布短視頻,開展微博宣傳推廣活動。同時,宣傳由城市社區向田間地頭延伸,向全市網格員全覆蓋發放宣傳材料,在國省干道沿線房屋墻壁上手繪“燕趙山海·公益檢察”海報,編排“二人臺”小劇,以喜聞樂見的方式把“燕趙山海·公益檢察”送到群眾身邊。
縱深推進
創新舉措提升辦案質效
4月11日,在下花園區人民檢察院,該院與區人大常委會、區政協共同召開聯席會議,簽署《關于建立人大代表建議政協委員提案與公益訴訟檢察建議銜接轉化工作實施方案(試行)》,凝聚檢察機關法律監督與人大監督、政協民主監督合力,推進和完善公益訴訟檢察制度。
為推動“燕趙山海·公益檢察”工作走深走實,我市檢察機關不斷創新舉措向縱深推進工作,借助“益心為公”志愿者,開展公益訴訟“隨手拍”,做實群眾來信來訪接待,從而獲取辦案線索;注重協調聯動,與我市周邊十市,就首都生態環境、壩上草原保護等簽訂協作機制10個;密切與河(湖)長、林(草)長協調配合,辦理案件113件;建設公益訴訟指揮中心,實現與12345政務服務熱線、“兩法銜接”平臺對接,擴大數據源、豐富線索池;針對揚塵污染、水資源保護、廢機油處置等問題,研發大數據法律監督模型,推動類案辦理;健全一體化辦案機制,縱向由市檢察院對全市重點案件全程指揮把控、及時溝通協調、現場督導指導,橫向健全公益訴訟檢察與刑事、民事、行政、控申等部門相互配合機制;邀請全國和省、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實地視察“燕趙山海·公益檢察”案件辦理質效。
聚力攻堅
著力護航美麗河北建設
經過一段時間的監督,我市檢察機關在環境保護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在水體保護領域,圍繞河湖“四亂”、地下水超采等問題,靶向發力,督促清理河道39處、回填非法蓄水池80個;在耕地保護領域,辦理非法占用農用地、農業生產廢棄物污染等案件75件,督促修復耕地613.6畝,僅1件案件就集中清理12000噸雜石,恢復耕地250畝。全市范圍內廣泛開展督促廢舊地膜回收治理工作,推動一縣級政府每年撥付專項資金清理廢舊地膜;在草原保護領域,依法辦理涉草原保護案件32件,督促清理垃圾11800噸、修復草原145畝,推動引入生物顆粒肥生產加工企業落地,辦案效果向治理端延伸。
市檢察院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全市檢察機關將以更高站位、更嚴標準、更大力度、更實舉措,為“燕趙山海·公益檢察”取得實實在在效果作出張家口檢察貢獻。(記者 李穎 通訊員 李潔)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