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李先生于2023年9月28日在萬全區某品牌輪胎店購買并更換4根小型轎車輪胎,商家稱質保三年,2024年5月前左、右兩根輪胎出現鼓包現象,聯系商家,商家一直未解決,故該消費者于2024年5月8日通過全國12315投訴平臺進行投訴,希望消費維權部門為其維權。
接到投訴后,消保工作人員及時展開調查了解。經與萬全區某品牌輪胎店負責人調查核實,確認消費者反映情況基本屬實。同時工作人員明確告知該輪胎店負責人,根據我國《消法》第二十三條:“經營者應當保證在正常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的情況下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應當具有的質量、性能、用途和有效期限……”。在工作人員的努力調解下,商家為消費者更換了兩根新的輪胎,并承諾給消費者在更換輪胎后1年內的使用過程中,發現任何質量問題均可以到本店進行維修。消費者對處理結果表示非常滿意。
【案例評析】
根據我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二十三條:“經營者應當保證在正常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的情況下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應當具有的質量、性能、用途和有效期限……”第二十四條:“經營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不符合質量要求的,消費者可以依照國家規定、當事人約定退貨,或者要求經營者履行更換、修理等義務?!敝幎?,該起消費糾紛的商家,應對商品維修后的質量提供保證,出現售后問題也應該履行更換、修理等相關義務。所以,張家口市萬全區消費者協會工作人員在調解此案過程中,就是以該法條為依據為消費者權益進行維護,最終為消費者成功挽回經濟損失。
本案例中,經營者應當依法履行相應的義務,對消費者提出的維修請求予以認同與接受。但是,由于商家內銷售人員對消費者態度不好,也未及時告知消費者相關情況,是構成本次糾紛的誘因。依據《消法》及《部分商品修理更換退貨責任規定》,商家有承擔證明產品本身存在質量問題的義務。對此,我們建議經營者應當提高自身的服務水平和法律意識,樹立良好企業信譽。同時,消費者也應積極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2024年6月19日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