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全面貫徹落實河北省、張家口市關于扎實推進鄉村小規模學校學生進入城鎮寄宿制學校就讀的政策要求,充分保障農村學生享受優質教育資源需求,近年來,我市城鎮寄宿制學校建設工作全面推進,籌措資金近6億元,新建、改建寄宿制學校24所,惠及2.5萬名農村學生,達到了寄宿就讀“愿進盡進”全面覆蓋的目標,真正實現了讓孩子們由“有學上”到“上好學”的轉變,有力促進區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康保縣寄宿制學校學生在上課
6月18日,走進位于沽源縣湖東寄宿制學校,整潔清新、設施完善的校園,讓人眼前一亮。“我們在新學校里,不僅學得好,吃住也好,還有各種專用教室,課后可以去參加活動。校園生活真是太豐富了。”說起搬進新學校的感受,一名三年級小學生欣喜不已。“沒有建設寄宿制學校之前,這里的孩子們每天需要往返十幾公里上學。不方便成為很多學生擇校的原因之一。現在好了,寄宿制學校能保證所有的孩子都有學上。”沽源縣湖東寄宿制學校校長李萬龍,指著嶄新的教學樓和宿舍樓說。
康保縣寄宿制學校學生在吃晚餐
沽源縣湖東寄宿制學校建設是我市著力推進寄宿制學校建設的一個縮影。2021年以來,我市高度重視城鄉義務教育發展,致力于發展寄宿制教育,提出了“尊重意愿、一縣一策、一校一品、一生一案、好事辦好”的寄宿制學校建設管理工作思路,對農村學生寄宿制教育發展給予持續支持。“隨著越來越多進城務工人員把孩子帶在身邊,一些分散在‘村小’就讀的孩子越來越少。”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說,合并縮減“村小”數量、集中資金建設城鎮寄宿制學校,將因家長不便照料而留在“村小”就讀的孩子們吸納進來,不僅滿足了農村孩子受教育的需要,也讓財政資金的投入更加精準、高效。
康保縣寄宿制學校學生在操場活動
據了解,今年,我市將著力提升寄宿制學校精細化管理水平,深化寄宿制學校內涵建設,將24所寄宿制學校納入“智慧校園”建設范疇,搶抓國家政策機遇,積極爭取推進。同時,進一步完善教師配備、學校管理、心理健康、課后服務、家校溝通、交通安全等配套措施,最大限度滿足偏遠農村學生和農村留守兒童的寄宿就讀需求,辦成“家長放心、學生向往”的理想學校。(記者 亢春寧 照片由朱晨暉 梁濤 劉雅軒 范新宇攝)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